她现在恨不得整天整晚窝在火炉旁边喝着热茶烤火!
等到苏青鸾离开,苏玄鹤去温书,苏雪雁也自顾自去玩儿了,只剩下杨氏和苏广福两口子的时候,杨氏叹了一口气:“我说当家的,你看咱们大丫头和沐先生,真的没有可能吗?我看着两人倒是很相配。”
“我们看着如何不重要,沐先生知书达理,但是咱们丫头风风火火,一看就不是一路人,”苏广福摇摇头,“而且这种事,大丫头自己也没有说什么,她未必乐意。”
“她乐意什么?她就是乐意赚钱!”杨氏不由得觉得欣慰的同时又有些头疼:按说十几岁的小娘子,不是喜欢胭脂首饰,就是每天想要衣裳手帕。
她家这个可好,一心钻到了钱眼儿里。
当然,这样能挑起家里的担子,作为爹娘自然是欣慰又心疼,可是眼看转年女儿都十四岁了,再过一年,都要及笄了,再不说亲,先不说他们做爹娘的如何看待,村里面那些人背后讲究的小话就足够让人受不了。
偏偏这个女儿赚钱是一把好手,提起婚姻大事就好像是一块木头不开窍。杨氏也不是或者明显或者隐晦地提及过这件事,苏青鸾那边倒是答应得很爽快,不过还没有等到杨氏中意的小伙子开口,苏青鸾那边早就雷厉风行去干活儿了。
结果好几个小伙子吭哧吭哧半天不好意思开口,那边苏青鸾本人好几次都没有意识到这人是前来“相看亲事”的,甚至还有两次顺便把人家招工来当做下属用了。
“虽说婚姻大事还要听父母的,但是总要她看着不讨厌……”杨氏和苏广福还算是十分替女儿着想,奈何苏青鸾那边简直是油盐不进,让杨氏十分苦恼。
“这事儿总急不得。”苏广福安慰地拍拍自己老婆的手背,“当年咱们定亲的时候,你都快要十八了。”
在这种许多人甚至十二三岁就嫁人,十五六岁算是“热门适婚年龄”的时代,十八岁还没有成亲已经算是“大龄”了。
“可不是么,”提起往事,样式也是露出了怀念而有些揶揄的表情,“当时我爹娘简直都要急死了,恨不得抓了个活的就给我嫁了,好在碰到你,也算是缘分了。”
“所以说这事儿都是缘分,老天注定的,咱们急不来。”相比于杨氏,苏广福却淡定得多。倒也不是他不挂心女儿的婚事,只是苏广福总觉得,他们这个女儿自己很有主意,而且既然她不排斥成亲,自然心中有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