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从最开始,苏青鸾对于自己果子酱的定位就是“不坑骗老百姓辛苦钱的良心韭菜产品”。
诚然,果子酱的味道是经过她精心研制,甚至外包装也是花样百出,最近还融合了民俗文化等等元素,争取再度玩儿出新花样。
但是不可否认,苏青鸾心里也明白,若论起来“实惠”“物有所值”之类的词汇,那么自己手头的果子酱和这些都是完全沾不上边儿的。
不如说,“苏记”的果子酱最开始就如同现代那些网红店,卖的是“概念”和“潮流”。
只不过不同于网红店烂大街的路数,苏青鸾打算打造所谓的“高端路线”,每次每一种系列套装都是限量发售,返场也只在特定节日,也是让这原本“平平无奇”的果子酱看上去更加“奢华”而已。
但是就像是金箔巧克力即便卖到了四位数一颗,和五十块钱一盒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口感差异一样,果子酱即便是套了再多的名头,成本也不过那么一点点。
所以只要顾客买到的果子酱满意,苏青鸾是没有什么必要为这些人“省钱”的——毕竟受众消费群体,也根本不差钱。
反而是如果苏记忽然走“实惠”路线,原本正向追捧的富贵人家,反而会嫌弃这果子酱“落了下乘”,不愿意买了。
很多时候,有人买,就是买这一份“优越感”。而苏青鸾的目标客户则有很多是这样的人。
苏青鸾生气的点在于,这些多出来的收益,只进入了少部分人的口袋,而“苏记”明路上到了她的账目的收益,则是能够让所有“苏记”的人,甚至相关产业其他的合作方都收益。
比如,这些钱可以提高“苏记”员工的福利,而且现在苏青鸾有精力和能力雇佣专门设计外包装的设计者,并且能够支付更加可观的价钱,不用再可着沐行之一个人“薅羊毛”——最重要的是,这人现在不知所踪,薅羊毛也薅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