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所言之助,非为一己之私,乃为天下苍生谋福祉,为社稷安危计长远。乱世之中,百姓流离,苦不堪言,唯废除朝廷苛政,驱逐宋宜嘉、王道林等弄权之辈,方能还天下以太平。吾虽才疏学浅,然愿携手公等英雄,共赴国难,拯救万民于水火。
为表诚意,事成之后,愿以河东、河南两道之地,作为公辅佐之酬。此二地,物阜民丰,人杰地灵,得之可图霸业,失之则国运衰微。吾愿以此重地,换公之鼎力,共谋天下,共享荣光。
吾知公非池中物,必有鸿鹄之志,不愿久居人下。然英雄相惜,志同道合,方能共创伟业。吾愿与公,如高祖之遇张良,光武之得邓禹,共绘宏图,共创辉煌。吾深信,公若肯援手,天下必将因公之名,而更加璀璨夺目。
望公深思熟虑,勿失此千载难逢之机。吾在此静候佳音,愿与公携手并进,共创不朽之业。
谨启。”
河东道不用说,已经被罗铁鑫攻破;河南道已经出兵勤王,驰援京都,已是一座空城,两万兵就能轻取。若坐拥河东道、河北道、河南道,就会形成自己与罗飞、朝廷三足鼎立的局面,并与罗飞两面威胁京都,甚至会逼迫朝廷迁都。
可这是自己想要的吗?谭德已经坐到了那个位置,结果又如何?军破身死,尸首异处。照道理来说,其实河北道行军总管的位置也轮不到自己。只不过是时势造英雄而已,也造就了今日的自己。
马洋看出了他的犹豫,说道,“将军,要不,我们采取折中的方案。”
“怎么折中?”
“我们不如响应朝廷的诏书,起兵西进。但是前锋用老弱病残,兵器、车马、粮草也不配足,行军缓慢,遇到罗飞的部队也会被全歼。损失掉这部分累赘,等我们主力赶到之时,王道林和罗飞早就打完了。”
刘骏升眼前一亮,这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他拍了拍马洋的肩膀,“此计可行,但粮食要拨足,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去死。”
“好。”
“能凑出多少人?”
“从屯兵去召,要多少有多少。不过能紧急集合起来的,大概三五千人。”
“够了。”刘骏升道,“打草原人、打雪原人,我不会迟疑。但打自己人,我心里不舒服。就这么定了。”
“属下即办。”马洋行了一礼,正欲告退,被刘骏升拦住了。
“这种事你不要陷进去。朝廷派来的那个监军,让他去办。你召集麾下骑兵,准备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