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如风在李府住了一晚后,也决定起身告辞离开了。
几人道别之时,都有些依依不舍,还是张公子先主动开口说道: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你我弟兄肯定还有见面之时,路途遥远无以为赠,还请古世兄务必收下这份代表了探花郎跟我心意的盘缠!”
古如风顺手接过一个小包袱,没想到里面沉甸甸的装满了金叶子,顿时心里有些小感动,也不推辞,直接称谢收下。
就在他准备穿好外衣的时候,发现衣兜里有些异样,于是急忙伸手一套,发现又是个小包袱,里面不仅鼓鼓囊囊的装满了金叶子,还有许多价值不菲的珠宝。
但让古如风认为无价的瑰宝却是一张小纸条。上面则是娟秀的笔迹写道:
“大哥,出门在外,千万要多吃点好的,别亏待了自己!”
这下张公子便有些不乐意了,语气酸酸的说道:
“看看,看看人家的‘兄弟情’,再看看我家的几位,不给我惹祸就不错了,还能这么温柔体贴?”
反正张公子说完这句话后就被几个老婆‘温柔’的带走了,至于下场如何,我猜应该是要在他的腿上写一个大大的“惨”字!
几人送其走下山后,古如风走了一阵便发现果然大路上早已是风平浪静,再也不见一个拦路的江湖人士。
不时有来往的行人在络绎不绝赶路,古如风拦了辆载客的马车便向南而行。
行至中午,古如风赶到一名为天堂镇的去处,算了车钱后顿感腹中饥饿。
好在车夫临行前告知小镇最出名的酒家名为“福满楼”,正好在其住所附近,可以顺路捎带脚送客官过去。
古如风本就存了游山玩水的心思,对此车夫的建议自然是应允下来。
“福满楼”果然有其不同凡响之处,古如风漫步走进后发现早已是人满为患。
店小二正在四处招呼客人,见到一衣着考究的英俊公子上门,便不敢怠慢,迎上前陪着笑脸说道:
“这位公子面生的紧,想必是来我们小镇游历的达官贵人,真是不巧,小店早已客满,不知您可否上楼与其他客人拼个桌呢?”
古如风见这酒楼装饰倒是古色古香,想必店老板也是花过一番心血的,顿时兴趣大增,便点点头,尾随店小二上楼而去。
想不到一至三楼皆是宾朋满座,店小二顿时也有些犯了难,看来想从这位年轻公子手里讨点赏钱的愿望要落空了。
谁知店小二失望中拿眼一瞟,顿时发现了新的目标,顿时惊喜连连的向某个临街的座位走了过去。
古如风跟在后面,就看到店小二正在对一桌仅坐着两位的客人说道:
“这位大爷,您看今天小店生意火爆,有些客人一直在排队,还请您与夫人行个方便,让这位公子与您拼个桌如何?”
古如风见那被店小二请求拼桌的客人是名身着名贵兽皮长袍的彪形大汉,一张方方正正的国字脸,两鬓布满了针刺般的胡须。
大汉斜看了店小二一眼,并未说话,只是端起了自己面前的大海碗,将酒浆一饮而尽。
而大汉的身边则是坐了位穿着紫色衣裙的绝色少女,只是她的双眼却用丝绢紧紧包住,看来是失了明。
大汉喝完酒后便细心的将一块鱼肉剔去骨头,然后极其温柔的夹在了少女的碗里。
店小二见状也不废话,赶忙上前将大汉的空碗快速斟满美酒。
而紫衣少女则突然咯咯咯的笑起来说道:
“相逢便是有缘,既然小二哥都开口央求了,那就叫他过来坐吧,多一个人也多一份热闹不是?”
大汉听罢眉头微微一皱,也并未多说什么,显然也是默认了自己妻子的说法。
店小二顿时大喜,急忙把古如风让了过来,还将板凳特意装模作样的擦了擦后才叫他就坐。
古如风先是跟大汉二人告了个罪,然后点了一碗汤面,外加四个小菜,顺便“贴心”的跟店小二表示,剩下的碎银子便不用找了。
店小二拿了小费便欢天喜地的去了,不大一会功夫便把古如风点的饭菜上齐。
闻着这碗喷喷香的鸡汤面,古如风更是感到饥饿难忍,便急忙拿起筷子大快朵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