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反攻(六)

川卒 梅沙闲士 4502 字 4天前

桂林在7月28日得以光复。7月28日,第三方面军汤司令下达了向全线追击的作战命令,以期将日寇赶出广西,进一步孤立驻守广东的日军。次日,聚集于桂林地区的我军开始行动,一路向北,紧追后撤之敌,相继收复大、小溶江、灵川、兴安等地,使退却之敌没有半点喘息的机会。

到8月6日止,日寇第11军已全部退集全州一带。此时,第13师团已退入湖南境内,脱离了第11军建制。第11军所辖部队仅有第58师团和独立混成第22、第88旅团,这些部队在桂林作战中均遭重创,兵力单薄。如果仓促退入湖南,在尾追的中国军队紧逼之下,有溃散之可能。

据日军记载,“军司令官撤出大溶江以后来到全州。全州和柳州,桂林一样要确保1个月”、“现在军指挥下的兵力仅有一个师团(第58旅团),两个旅团(第22、88旅团)。越过全州北侧的省境,就是湖南辽阔的原野”。为此“军司令官决定在全州地对敌人进行一次最后的痛击,将有利于今后的撤退作战。”

这个时候的追击鬼子的我军可谓士气如虹,快进如虎,对于撤退中的鬼子紧追不舍,很多日军的小股掩护部队,特别是一些小队级的部队往往在优势国军进攻下团灭。众多面对接连收复各大城市的战果开始有点飘飘然了。用日军战史的描述为“(中国军队)那种恨不得骑在头上来的追赶,完全忘乎所以”。甚至一度出现过10名中美军官受第175师战报的蒙蔽,竟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驱车开进了尚在日寇掌握的三都据点,当场阵亡9人,1人被俘的恶劣事件。

8月5日,27集团军总司令李玉堂下达命令,希望下辖的20军和26军各部协同作战,争取在8月15日以前攻占全州。

正在20军向全州高歌猛进之时,杨志却突然想起了,抗战胜利前夕,在解放广西最后沦陷的一座城市全州的时候,20军遭遇鬼子埋伏,导致重大伤亡。日寇11军司令官笠原幸雄为了给日军主力争取足够的时间撤离桂境,命令驻在全州的58师团和独立混成第22、第88旅团等部,利用有利形势设下了埋伏,从而使突入城中的20军与26军部队遭受重创。

而此时杨志正率特战团和肖传伦398团抵达全州西南方向,便当即下令暂缓进军。命高杆龙将侦察连分为数支小队(携带数部步话机),迅速向全州西北、东北及东南方向地区进行侦察,一是了解全州周边的全面地形,特别是山林、山谷等易于藏兵之处;二是探查鬼子是否有大量伏兵,甚至有坦克战车、火炮等重型武器,并强调一定小心谨慎,鬼子极有可能设下了伏兵,务必将鬼子部署探查清楚。

高杆龙领命而去,很快各小队分散潜入指定区域展开侦察。杨志则带着部队就地休整,同时研究地图。肖传伦也凑过来,两人低声交流着应对之策。

全州,又名全县,位于湘桂交界,也是湘桂铁路线上的重镇。在当时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交通枢纽站。也是南进岭南、北入中原的兵家必争之地。全州是盆地,盆地南面是湘江,无法徒步涉过,全州北面、西面是孤立高地,密林覆盖。于是,日寇第11军司令笠原幸雄利用这一有利的地理特性,作出了伏击部署:

一以藤喜代志少将之独立混成第88旅团,主力位于全州之后方,一部与国军保持接触,诱使其大部队进入全州城。

二以米山米鹿少将之独立混成第22旅团,佯由全州后撤,然后左转隐伏于全州铁路以北密林山区之彰甲村、周家坪、大喜塘、花木桥、石脚、石板岭、龙安岭地区,作好战斗准备,并派出隐蔽哨,观察我军之动态。

三以川俣雄人中将之58师团,佯由全县后撤,然后左转隐伏于全州以北独立混成第88旅团之外方(北侧)山区之昼眉头、畔田口、五台山、龙水一带,作好战斗准备,并派出警戒,观察我军之动态。

四以独立混成第88旅团,派出部分人员,携带纵火器材,当我军能远望到全州时,即在城内放火,诱骗我军产生城内日军已经撤退之错觉,而加速向前进入城内。因为,日军发现我军部队在追击过程中经常以小分队为前导,然后在夜间火光为信号引导主力展开夜袭。于是鬼子利用这个特点,准备在全州城内大肆放火,让我军误以为是信号,开始大举进攻。

杨志派出高杆龙数支侦察分队连夜四处探查,但因山林密集,弟兄们涉水翻山需要时间,加之天黑视线不佳,远距离无法侦查到敌情。因此直到半夜都没有消息传回。景一枪和亚吉带领的两支分队,终于在全州西面、北面的高地山林中发现了数千鬼子,亚吉小队甚至还在一处山谷中发现了十几辆鬼子坦克。鬼子不仅埋伏了所有步兵,还埋伏有第三战车联队。

两人都想通过步话机呼叫,不知是山岭阻隔、距离远,还是步话机功率太小的原因,无论怎么呼叫都没有反应。亚吉无法只得飞奔而回报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此时,杨志正在与军部激烈争吵。原来入夜后,鬼子就在城中放起了大火,妄图诱使我军进城追击,但杨志却按兵未动。集团军部不知怎么得到消息,入夜后全州城内就起了大火,白天美军侦察机还发现了鬼子大批部队已从城中往北撤退了,但全州附近却没有一点枪炮声,显然突前的杨志部队并没有发起进攻。李玉堂司令便直接呼叫杨志,询问是怎么回事。杨志便如实汇报说,种种迹象显示鬼子撤退是假,在城外埋伏反击是真,草率进军会遭受重创。因此,李军长责骂杨志多疑慢进、贻误战机,凭白丢失收复桂北重镇全州的大好功劳。而杨志回复:不能为了抢功而枉顾弟兄们性命,胜利在即,应戒骄戒燥,否则骄兵必败。李司令在杨汉玉不断劝告之下,仍是直意指派军长杨干才前去督战,如不遵命就撤消杨志的前锋指挥权。

杨干才军长是杨帅侄孙,辈份较杨志还小一辈。他非常清楚杨志的作战风格,谋划思虑极深,每每料敌于先,必定不会无故轻军慢进的。但又不能违抗上级命令,便派副军长刘席函前去。刘副军长无奈,只得拉上133师师长周翰熙一同亲往。

刘副军长和周师长赶到前线时,已过了午夜。刘副军长见杨志正在焦急的等待侦察员们的消息,便说问:“杨志老弟,你确定鬼子有埋伏吗?不然上头怪罪可就麻烦了。”

杨志见两位上官一同前来,明显是来督战的,气哼哼地说道:“我啥子时候判断出过差错。他李大司令就是呆脑壳,就晓得猛冲硬打,当年长沙会战的时候,就是不懂灵活变通,才让手下弟兄损失惨重。现在胜利在望,我可不想让弟兄们白白丢了性命。”

刘副军长见杨志连李司令都骂上了,自然不会接话。周翰熙师长是和杨志一起在桐城打过阻击战的,知道杨志不但作战勇猛,而且爱惜手下,讲究战略战术,更不是胆小畏战之人,便客气地问:“杨志老弟,你先不要生气。讲一下嘛,啷个鬼子就会有埋伏咧。”

杨志见周翰熙非常客气,也不好再发火了。冷静地说道:“副军座和师座想想,鬼子现在十几万部队全部都聚集在桂北和湘南一带,大量伤兵和物资在公路、铁路上拥挤不堪,场面一定很混乱,而全州过去就是平原,我军要是顺利占领全州,各路大军全部发起总攻。现在小鬼子的兵员和物资都非常枯竭,无法再承受巨大损失。笠原老王八不是傻瓜,一定会在全州全力阻击我军,以掩护主力安全撤退。全州是个盆地,地形非常适合打埋伏,笠原幸雄一定会设下一个大包围圈,给我军重大创伤,以阻滞我军进攻的速度。你们要是不信,等我的侦察员报告就晓得啰。”

杨志正说着的时候,一个卫兵背着亚吉跑了进来。亚吉已经累得走不动道了,轻声喃喃道:“山上...好多鬼子,还...坦克,大炮,好多,不能进攻。”

桂林在7月28日得以光复。7月28日,第三方面军汤司令下达了向全线追击的作战命令,以期将日寇赶出广西,进一步孤立驻守广东的日军。次日,聚集于桂林地区的我军开始行动,一路向北,紧追后撤之敌,相继收复大、小溶江、灵川、兴安等地,使退却之敌没有半点喘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