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天下太平

萧墨轻轻摇了摇头,“陛下,后世对陛下褒贬不一。陛下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此乃开天辟地之举,为华夏融合奠定根基,世人敬仰。然焚书坑儒一事,诸多史家认为此举毁掉众多典籍,使百家争鸣之势戛然而止,亦是一大憾事。”

嬴政沉默许久,饮尽樽中美酒,“朕当时意在统一思想,巩固大秦,未曾想后果这般严重。”

萧墨又道:“陛下修长城虽抵御外敌,却也劳民伤财,致使百姓哀怨。但总体而言,陛下之功大于过,若无陛下打下基础,后世难有如今大一统局面。”

萧墨略作迟疑,接着补充道:“然而根据后世所留存的史料记载来看,对于始皇陛下您的评判,过错之处似乎多于功绩所在。究其缘由,大抵是由于您往昔曾大力重用法家学说,对儒家思想采取了压制手段,从而引发了儒家不满,故而引起一系列争议和议论之声。”

萧墨稍稍停顿了片刻,然后缓声说道:“所以依晚辈愚见,您的过失或许仅存在于当下这个时代,但您所创下的丰功伟绩必将流芳百世、永载史册!始皇帝陛下,您堪称千古一帝啊!”

嬴政听完大笑起来:“哈哈哈,朕一生所求不过如此,今闻后世小子这番话,也算慰藉。”说罢,也饮尽杯中酒。

嬴政放下酒杯,缓缓说道:“朕这一生,虽有功业,但亦有憾事。朕幼年质赵,受尽苦难,归国后方知权力争斗残酷。亲政之后,朕一心扑在大业上,却忽略了身边之人。”

萧墨静静聆听,不敢打断。

嬴政接着说:“朕的母亲,也曾背叛朕,朕不得不痛下杀手处置嫪毐之乱,幽禁太后,此事一直是朕心中刺。”

萧墨轻声道:“陛下身处高位,诸多无奈之举也是为了大秦安稳。”

嬴政苦笑:“朕以为朕足够强大,可掌控一切,却不想命运弄人。朕征战多年,见过无数生死离别,原以为心已坚如铁石,却也有这般无力之时。”

萧墨沉思片刻说:“陛下不必过于伤怀,后世之人铭记陛下的伟大之处。陛下的功绩如同繁星照亮华夏历史天空。”

嬴政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朕之事迹,真能传至后世?”

萧墨肯定地点头:“千真万确,陛下之名永世流传。”

嬴政露出欣慰之色,“朕之大秦虽早亡,能得后世认可,也算慰藉。”

嬴政长舒一口气,仿佛得到了莫大的宽慰,那笼罩在他周身的哀伤气息也淡了几分。

台下的观众们此时交头接耳起来。

一位年轻小伙感叹道:“以前总觉得秦始皇就是课本上那个刻板的人物,今天才知道他也是有血有肉,会反思自己的帝王啊。”

“是啊,萧墨说得没错,他的功绩确实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