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一个女人独居,的确太危险了。

刚好赵寡妇在,借着她的嘴散布一些消息,能将那些人吓退最好,如果再恬不知耻,那咱们也不必客气。

她提着篮子前往渡口,赵老六的船正停在那儿,他早上已经往返一次,这已经是第二个来回。

船上最多坐十个人,几乎坐满了。赵老六见她来,指了指脚边的位置,“坐那儿吧,里边没地方。”

杜春枝答应一声坐下,赵老六开船摇橹。水面上微风轻荡,老六的胳膊在杜春枝眼前晃。

挺有劲儿,挺爷们!

赵老六问:“你要去县里?”

“是啊,还欠着砌墙的钱呢,总得想法子还上。”

老六瞥了眼她的竹篮,“往里边放一放,别掉河里去。”

杜春枝答应一声,将篮子往里拽了拽。村里其他人热络地聊着天,时不时调侃几句,引得满船大笑声。

很快到了青云县,老六停好船,喊住了杜春枝,“余庆家的砖窑在梆子巷,你要是挣够了钱,就直接去那儿。”

杜春枝:“……”

还带这样的?

他是在催我还钱,还是相信我能挣到钱?

杜春枝挎着竹篮,去县里的风筝铺子。

上辈子的她,此时应该在王家做布偶,并没机会出门。但是她刚被卖去几天,所以牢牢记得,王家小姐为了买到惊艳全县的纸鸢,特地跑来了青云县。

她状告田嬷嬷的时候顺便在县里踩过点儿,知道风筝铺子在哪儿。她还知道,两位王小姐买完东西会跑到对面茶馆休息,喝茶的时候因为谁的风筝好看吵了起来,最后俩风筝全扯碎了。

杜春枝直接去了茶馆,来这儿歇脚的人不少,有的农户干脆坐在大门口小板凳上,端着大碗喝一文钱兑了水的茶汤子。

找了个正对门口的位置,确保一进门就能看见。她坐下要了碗三文钱的茶水,慢条斯理地喝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