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六说完就回家去,杜春枝将买来的东西一样一样拿出来,把去了皮的五花肉切好腌上,放坛子里密封。
剩下的肉切片,煨好料细细煎好,码在碗中肉香四溢。
天已经黑了,杜春枝端着一碗肉出来,刚打开大门,听见不远处的大树下有讲话声。原来是附近住的外来户,吃完饭正互相吹牛呢。
杜春枝立刻关上门,把碗放进竹篮里,然后在篮子提手上绑了条绳子,掂量掂量,还挺结实的。
她走到墙根下,之前余庆来干活,修房顶用的梯子没带走,就在墙底下支着。
杜春枝捡了块石子,顺着梯子爬到墙头,石头使劲儿往里抛,啪嗒落在赵老六屋门口。
六哥从里边走出来,抬头瞅瞅墙头的黑影,“啥事儿?”
“我做了吃的,但门口有闲汉,不想被村里嚼舌头,只能爬高。”
她将篮子顺了下去,六哥取出里面那碗肉,笑了。
“多谢。”
杜春枝将篮子拽回,说道:“六哥先吃着,我给巧云送一碗。”
只要不敲赵老六的门,杜春枝就可以无视那几个庄稼汉,她提着竹篮走出门,那几人笑着调侃,“婶子又去干啥?”
杜春枝笑道:“婶儿带着煞炁巡逻,保家卫村。”
几人大笑,其中一个说:“婶子尽管去,哥几个在这儿给你守门。”
杜春枝心道:我可用不着,你们在这儿站一会儿,全村祖宗十八代的闲话都说了一遍,比赵寡妇也不差啥了。
从巧云家回来,杜春枝吃了晚饭,第二天一大早就起床,将糯米洗净调好味,又拿出新鲜粽叶,剪去头尾放锅里煮。
粽叶煮干净,答应来帮忙的杏花也到了,杜春枝把坛子里腌好的肉拿出来,包好肉粽下锅。
杏花一边添柴,一边感慨,“今儿个我奶一回来,家里又没有安生日子了。这个节骨眼上,我爹把腿摔了不能下田,我们一家还不得天天挨挤兑。”
“只恨我是个女孩,我要是壮劳力,我奶也就不骂我娘了。”
巧云嫁给宋二根,只生了一个杏花,二根娘冷嘲热讽了十几年。
巧云能和杜春枝交好,原因就是同病相怜。
杜春枝宽慰道:“咱是女孩,并不丢人,不用去羡慕壮劳力。你要是愿意,过了端午你就来婶子家,婶儿教你做布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