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墙里采风墙外酸

天天看别人赚钱,眼红到终于肯动针线的赵寡妇乐颠颠凑了过来,“秀才公,你画的哪个是我?”

周秀才的小书童很是不耐烦,“想要画上有你,就稳稳当当地做工,要是满地乱窜,定会把你漏掉。”

赵寡妇赶紧找了个位置,绣得老认真了。

其余秀才纷纷凑趣,有的作诗,有的填词,写完之后还给杜春枝誊写一份,叫她裱好挂起来。

有人想看看卖给王小姐的布偶同款,杜春枝可不会放过这大好的机会,从匣子里拿出个新的来。秀才们很懂礼数,只围着观赏,并不动手把玩。

周秀才换了纸,照着那布偶又画了草稿。

“杜掌柜,此画非一日能成,以后恐怕多有叨扰。”

杜春枝热烈欢迎!

画画的秀才想叨扰,那就叨扰呗。他是为了采风,画完画必定四处传看,杜春枝巴不得他多画几张。秀才公有才学,等铺子收拾完,还可以求几幅挂在里头。

小作坊里越发热闹,宋真卿在墙外边站不住了,“爹,这帮秀才为何看低我们,却替杜春枝脸上贴金?不过是泥腿子、手艺人,竟然还给她留诗作画。”

宋垚也很郁闷,“这小破作坊有啥稀奇?那帮人不过图个新鲜,毕竟是县里的秀才,没见过什么世面。”

“爹,那女人真靠做布偶赚了钱?”

宋垚叹了口气,“谁能想到呢,她那手艺竟是中用的。”

虽不太相信李秀才说的数字,但是去作坊做工的村妇越来越多,连懒到家的赵寡妇都学着绣花,这不正表明,大伙都挣到钱了?

“光是从王家就挣了六十多两……”宋真卿琢磨着杜春枝这笔钱,笑得意味深长。

毕竟是自己的亲娘,嘴上虽不说,心里一定盼着与儿子和解。只需给些脸色,自己求娶玉莹的银子不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