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牛车停了,路边有个年轻人要搭车去杨柳县。杜春枝立刻闭上嘴,刚才赶车大哥一路唱歌,两人讲点儿悄悄话没问题,这会儿身边坐了人,可不能啥都说。

那年轻人很是健谈,没一会儿,他家的事儿全抖落出来。什么八十岁老母,生病的老婆,三岁的娃娃,圈里的猪和田里的瓜……

到了杨柳县,赵老六扶杜春枝下车,那搭车的年轻人好心道:“叔,婶子,你们路不熟,要去哪儿我带你们去。”

“真是巧了,刚好要找你帮个忙。”杜春枝拿出昨晚就准备好的信,“你帮婶子把这信带到王老财家,交给照顾两位王小姐的李嬷嬷,她看了信自然知道。”

不能叫人白跑一趟,杜春枝给了他几个铜板,又道:“你上有老下有小,除了种地,还得有别的赚钱活计。要是信得过我,就去青云县杨柳镇宋家村找我,我姓杜,住在村口,墙上有大牡丹花那家就是。”

那年轻人千恩万谢地跑去送信,杜春枝和赵老六则去了杨柳县的春风茶馆,寻了个雅间等着。

赵老六问:“你啥时候写的信?”

“昨晚在船上吃完饭,你去浴间的时候,我不是收拾书房了么,就那时候写的。”

“你不是不识字吗?你得跟着先生学一段时间,才能写字看书。怎么,不想装了?”

“在宋家村还是要装的,但这是杨柳县,谁知道这信是我写的?要是有人问,我就说砖窑的褚先生给写的,褚先生是自己人,还能不帮我打掩护啊?”

“你那信上写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