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bug存在的意义

从识别最简单的东西开始,先着重于数据库里的信息积累,只要识别对比的数据样本足够,识别模型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就会提高。

交待完毕,组员们开始工作,王铭洋偶尔巡视一下,时不时地给大家做指点。

这个星期,公司又陆续招了五个人进来,整个视觉识别小组的成员达到了十四个。

王铭洋指定一个沟通管理和技术能力相对较强的人的做副组长,叫赵力波,王铭洋不在的时候由他带领大家干活。

接下来的几天,研发工作进展顺利。

在大家冲劲十足,想要再创佳绩的时候,赵力波发现了一个异常情况。

这不,今天王铭洋一来,他就前去汇报:

“王总,最近两天机器训练识别速度有点慢,比之前下降百分之二十还多。

开始我还以为是因为要比对的数据太多,处理器性能受限所导致,但我们今天复查了一遍,除了处理器这个因素外,还有一个原因,内存空间和数据流读取速度到了达目前电脑硬件所能达到的极限。

按这个情况推算下来,要达到我们之前预期的效果,就必须不断加大硬件方面的投入,这样一来,整个图像识别项目的开发成本将会变得极高。”

“嗯,我知道了,你们现在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吗?”

“我和郭经理他们几个探讨过这个问题了,目前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只能等以后的硬件更新,性能指标提升,或者是软件方面的算法有大的进步,减少处理器要计算的数据量。”

“嗯,我知道了。你们先按计划进行工作吧,这是一个有着广阔前景的项目,大家要有长期坚持攻关的心理准备,我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听王铭洋这么说,赵力波松了一口气,他真怕自己老板听到研发项目花费大大超出预期后将项目砍掉或者冻结,这样他和组里的同事又要被划分回到原先的项目组工作,与自己心心念念的视觉识别技术渐行渐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想了想,王铭洋把研发部里的几个技术头头都找过来开了场头脑风暴会议探讨解决方案。

到最后,大家发现视觉识别技术还是绕不开最基本的两个条件,硬件性能和软件算法。

“王总,我们所用的计算机硬件已经是能买到的最高端型号了,图片的成像算法这么多年来也是很完善的了,改进难度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