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转了一圈,发现只有自己一人愿意或者说能去凌云宗。
大部分人都害怕自己去了会去伺候人,会比家里更苦。
“听说仙门真正的宗门内外门弟子是非常少的,大多数去了都是杂役,只能给他们打下手,一生不得自由。
我在家里舒舒服服有吃有喝,何必去受那份罪,能在家里当老爷,为何要去给不认识的人当仆从?
在家里孝敬爹妈还有个名气,孝敬了别人那才不划算。”
“什么亲传弟子,一千个去拜山的也没有一个亲传弟子,我大舅子就是去了以后一样的种田种地,搞到现在三十多了还没能娶媳妇。
到了那里十有八九都是杂役,能被承认的弟子有几个,简直是自取其辱。”
小三来二叔家找了地址给林万顺写信,问了一下两堂弟的情况。
林万顺还在翠屏山,还在老老实实的修炼,收到信后回了他:“跟在家里一样,师父师父,就跟自家爹一样,一样的自以为是自命不凡。
不过,他比我阿爹是更有能耐,不管怎么样还是在外面好一点,男人嘛能走远就走远一些,要放眼天下。
一个人一辈子待在一个地方,不能江河湖海到处走,实际上很吃亏的。
就比如说生命有个长度,每个人长短不一,这是固定的。
但是行走可以让生命拓宽,甚至拓宽好几倍,这些都是赚到的,是只待在一个地方没办法比拟的。
哪怕在外面过得并不轻松,但你喜欢更宽广的人生的话,就一定要出来,未来是什么样子根本不要在乎,我们不能做被织进衣服的棉线,只被固定在一个地方。”
小三看了半天回信,之后小心翼翼地收起来,然后换了个地方坐下又拿出来看,再收起来,再换一个地方坐下来再看。
如此周而复始,他也把信给小四看,但小四沉默着,最后一句话也没说,哭丧着脸去读书了。
林建成还在研究那只机器狗,为此他还做了好几只木头的狗,然后呢,当然是那些木头狗都被做了小凳子,摆在外面让来串门的人坐了。
大家都很奇怪他家的凳子为什么做成这个样子,问起来人家主人家也不说实话,不过有些小青年很喜欢,喜欢这种狗凳子,就照着做了几个。
一时间凡宝在村里看见好几个刚会走路的小娃儿,拖着这种木头狗玩耍,凡宝呆立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