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喊一嗓子说点什么,目测了一下双方距离,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准备等晚点回家再说。
虽然他没有亲自爬上去求证过,但生活在阳河村这么多年他自然清楚,那个凹陷并不是什么山洞,只是很多年前一块巨石突然掉下来而已。
巨石掉落下来后,村里的祖先担心巨石继续滚落砸到村民或牲畜,便举全村之力,花去十数天时间,将此巨石撬到村内最低洼处。
不过从少数迷信鬼神传说的村民口中传的版本则是曾有山神发怒想要惩戒冒险者,或是山神打了个喷嚏云云。
柳一昂不知这处凹陷竟是如此而来,否则他未必会亲自前去查看。
当然,他早已断定这个凹陷有不寻常处,就算知道也多半会找个机会一探究竟。
绳索约有十丈长,堪堪触及凹陷处的边缘,若是再短个一两米,就算是柳一昂的弹跳力惊人也未必敢来此冒险。
离得近了,凹陷处的光景完全呈现在柳一昂眼前。
此处足有7~8丈见方,石质坚硬无比,但边缘裂口处层次分明,显然此前那块巨石与凹陷入早已貌合神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四周老化的苔藓不难看出,巨石经此脱落已过了悠久岁月,而这期间似乎也罕有人如自己这般来到此处。
凹陷处的形状像是一个略微斜放的勺子,勺子底部无论是从悬崖顶还是阳河村都难以看见。
如今柳一昂身临其境,自是一眼就看出这个巨大的勺子底部偏上方竟有个碗口大的“疤”!
柳一昂一眼看出,这块疤是人为的,因为其颜色不同于整体石质的灰褐色,而是水泥的灰白色。
不,准确的说,这就块疤就是由水泥敷的!
水泥的颜色其实与岩石十分接近,就像是特意调配过颜色。但水泥终究是水泥,而非岩石本身,两者终究存在色差,时间越长,色差就越是明显。
但谁会这么无聊,跑来这里敷一块水泥?
柳一昂知道,这肯定不是无聊之作,水泥下面多半另有玄机!
意念的感知是无孔不入的,即便崖壁和水泥看上去严丝合缝,柳一昂也很快就感应到,这块由水泥敷成的疤足有近一米深。
而水泥下面,果然有一个疑似房间一样的神秘场所!
这是一间石室,长宽各有五米,高有三米。
柳一昂所能感知到的距离是十米,意念穿过这间石室角锈迹斑斑的铁门,紧挨着的是另一间大小相当的石室。
两间石室外面由一条甬道相连,而甬道的更深处则超过了十米范围,无法继续探查。
第一间石室里有一张石桌和石床,以及几张石凳,石桌上摆放着几个落满灰尘的瓷碗和一个瓷壶,而石床上则摆放着……一具骨架!
从骨架不难看出,这是一具人类的骸骨。
从长宽比例上看,此人身高超过两米五,是个妥妥的小巨人。
骸骨在石床的正中央以一个舒适的姿势躺着,这意味着此人不是死于非命,而是在生命无多时自己平躺上去,待生机流失完后才安详地离世。
柳一昂的眼力有限,无法准确判断此人的死因,却能根据石室内的环境猜测,此人死亡的时间距今必定极其久远。
据说华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但柳一昂相信,此人生活的年代要大于五千年。
第二间石室的布局与第一间相似,只是石桌上没有器皿,石床上也空空如也。
柳一昂收回意念,皱眉沉思。
万万没想到,此行竟会有如此发现。
如果不是他莫名其妙地拥有了分毫毕现的感知力,就算看到凹陷处有一块颜色迥异的水泥疤,也不可能发现水泥下面别有洞天。
“看来许多年前有人在崖壁里面打了个超级大洞,也许是为了通风,凿天窗的时候不小心把外面那块巨石推了下去。”
至于甬道深处还有什么,山洞的用途是什么,以及这个山洞的真正入口在哪里,柳一昂则是两眼一抹黑,完全想象不到。
但这无疑勾起了柳一昂的好奇心,准备择日设法进入其中看个究竟。
当晚,柳一昂回到王家,把凹陷处那个水泥疤的事告诉了王建林。
王建林的好奇心也被勾起,当即决定与柳一昂同往。
第二天,江武早早来找柳一昂请教问题,同行的还有昨天帮王建林放牛的黄生荣。
柳一昂并没有让王建林对江武几人保密,于是王建林将昨日与柳一昂一起攀上崖顶并发现水泥疤的事和盘托出。
“什么?鹰嘴里面有一块水泥?水泥下面可能埋着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