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的产业蓬勃发展,数字化建设也取得了显着成效,村民的口袋鼓了起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然而,在林铭看来,物质富裕只是乡村振兴的一部分,精神文明的建设同样重要。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不仅要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更要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宜居。
他深知,文化是一个乡村的灵魂,是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要让村庄长久兴盛,必须注重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引领乡风文明,用文化力量凝聚人心、激发活力。
林铭的想法得到了村两委和村民们的一致认同。经过多次讨论和征求意见,村里制定了“乡风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决心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村庄的软实力,打造一个内外兼修、形神具备的新农村。
“文化建设,首先要有一个阵地。”林铭在村两委会议上提出,“我们村的文化活动场所还比较简陋,需要改造升级,建设一个高标准的文化活动中心。”
这个提议很快得到落实。村里利用集体经济收入,将原来老旧的村委会礼堂进行全面改造,建设了一个集图书阅览、文艺演出、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
文化活动中心建成后,成为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宽敞明亮的图书室里,摆满了各种书籍、杂志和报纸,村民们可以在这里免费借阅,汲取知识的营养。阅览室的一角还专门开辟了儿童阅读区,配备了丰富的儿童读物和益智玩具,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园。
多功能厅里,经常举办各种文艺演出、电影放映、知识讲座等活动。村里还成立了文艺队,吸收有文艺特长的村民参加,利用农闲时间排练节目。逢年过节,文艺队都会为村民们奉献上一台精彩的演出,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活动中心还设有健身房、棋牌室等设施,村民们可以在这里锻炼身体、休闲娱乐,增进了邻里之间的交流和感情。
“光有硬件设施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林铭意识到,只有让文化真正融入村民的生活,才能发挥其引领作用。
村里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他们定期举办“文化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道德模范、致富能手等前来授课,向村民们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能量。他们还组织开展了“好媳妇”、“好婆婆”、“致富带头人”等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引导村民们向上向善、积极进取。
“我们也要把我们村自己的文化传承好。”林铭想起村里一些年长的村民,他们了解村子的历史和传统,掌握着一些传统技艺,“我们不能让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失传。”
村里开始进行“村史文化抢救工程”。他们组织人员对村里的老人们进行采访,记录村子的历史沿革、风俗习惯、传统技艺等。他们还收集了老照片、老物件等实物资料,筹建了一个“村史展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