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秀娥的婚事(接上章)

第十四节:教育观念引争吵

孩子渐渐长大,到了该启蒙教育的时候。秀娥看着聪明可爱的孩子,心里想着一定要让他读书识字,将来有出息。

一天,秀娥对大牛说:“大牛,咱们把孩子送到村里的学堂读书吧,让他接受正规的教育。”

大牛皱了皱眉,说道:“秀娥,孩子还小,要不先在家帮忙干点活,等大一点再去读书。”

秀娥着急地说:“大牛,读书才能有出路,不能让孩子像我们一样一辈子待在这村子里。”

这时,婆婆在一旁插话道:“读什么书,咱们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不也活得好好的。孩子在家帮忙干活,还能减轻家里的负担。”

秀娥听了婆婆的话,更加生气了:“娘,时代不一样了,现在不读书怎么行?”

婆婆也不甘示弱:“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我知道什么对孩子好。劳动最光荣,读书有什么用?”

就这样,秀娥和婆婆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大牛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他既理解秀娥对孩子的期望,又不想违背母亲的意愿。

最后,大牛无奈地说:“别吵了,别吵了,让我再想想。”

晚上,大牛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知道秀娥是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可母亲的话也有道理。他感到无比的纠结和烦恼。

第十五节:丈夫变心有传闻

就在家里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争论不休时,村里突然传来了大牛在城里变心的传闻。

那天,秀娥正在院子里洗衣服,隔壁的李嫂走了进来,一脸神秘地对秀娥说:“秀娥啊,你听说了吗?有人说在城里看到大牛和一个城里女人走得很近,还有说有笑的。”

秀娥手中的动作停了一下,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但她还是强装镇定地说:“李嫂,别听那些人胡说,大牛不是那样的人。”

李嫂撇了撇嘴,说:“秀娥,我也是为你好,这事儿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你可得留个心眼。”

秀娥心里乱成了一团麻,她不愿意相信大牛会背叛自己,但传闻愈传愈烈,让她的心里充满了不安和怀疑。

她每天都盼着大牛回来给自己一个解释,可大牛却因为工作繁忙,迟迟未归。

晚上,秀娥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她想起和大牛相识相知相爱的点点滴滴,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婆婆看出了秀娥的异样,问道:“秀娥,你这是怎么了?”

秀娥忍不住把传闻告诉了婆婆,婆婆生气地说:“别听那些人瞎嚼舌根,大牛不会做对不起你的事。”

秀娥说:“娘,我也希望这不是真的,可我心里就是不踏实。”

日子一天天过去,秀娥的心在煎熬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只能默默地祈祷大牛能早日回来,给自己一个答案。

第十六节:夫妻相见起争执

在秀娥日日夜夜的期盼中,大牛终于在一个阴霾的午后回到了家。他的身影出现在村口时,背着一个破旧的行囊,面容疲惫且带着几分沧桑。

秀娥听到消息,抱着孩子匆匆赶到院子门口,眼中既有重逢的喜悦,又有深深的忧虑。当大牛走进院子,看到秀娥和孩子的那一刻,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愧疚,但很快被疲惫所掩盖。

还没等秀娥开口,大牛就迫不及待地说道:“秀娥,我在城里可不容易,工作累得要死,不过总算有点盼头了。”他一边说着,一边放下行囊,想要抱抱孩子。

秀娥却侧身躲开,眼中满是冷漠和怀疑。她深吸一口气,终于忍不住质问道:“大牛,村里都在传你在城里变心了,和别的女人不清不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牛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大声吼道:“秀娥,你怎么能相信那些无中生有的谣言?我在城里拼死拼活地工作,为的就是能让你们过上好日子,你居然怀疑我?”

秀娥的眼泪夺眶而出,声音颤抖着说:“那为什么别人都这么说?你要是心里没鬼,为什么不早点回来解释?为什么连封信都写得那么少?”

大牛怒目圆睁,提高了声音:“我在城里忙得脚不沾地,哪有时间管这些闲言碎语?我以为你懂我,没想到你也跟那些人一样!”

秀娥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哭喊道:“我每天在家里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和老人,盼着你能回来给我个依靠,结果盼来的却是这些风言风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两人互不相让,声音越来越大,情绪也越来越激动。孩子被吓得哇哇大哭,秀娥却顾不上哄,只是死死地盯着大牛。

大牛看着哭泣的孩子和泪流满面的秀娥,心中闪过一丝不忍,但随即被愤怒所占据。他一甩袖子,转身走进屋里,重重地关上了门。

秀娥站在院子里,任凭泪水肆意流淌,心中充满了痛苦和绝望。

第十七节:冷战持续心渐凉

这场激烈的争执过后,家里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夫妻两人开始了漫长的冷战,彼此之间仿佛隔着一堵无形的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