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卧铺车上,董远方闲来无事,拿着《资政通鉴》细细研读。从小就像当官的他,对官场事务甚是感兴趣,只可惜职场的路没走好。

鹏城到江原省会嵩州市需要两天两夜的车程,在火车没提速的90年代,朝发夕至是省内都难达到,更何况相隔数省。

好久没静下心来看书了,董远方看的很认真。

隔壁卧铺,躺着一位老大哥,四十出头,穿戴得体却不显贵气,不像做生意的,更像坐衙门的。但是,面无表情的他,应该事业算不上顺畅。

睡醒后,他看看对面卧铺专注看书的年轻人,尤其是对他看的书很感兴趣。

“小伙子,你也喜欢这种书”,吴胜军好奇地问道。

“是呀,这本书我看了好多遍,百看不厌”董远方一边合书,一边说,看累了,他也想找人聊聊。

“这本书,我也看了几遍,要不咱俩聊聊,相互学习嘛”吴胜军犹如找到知音一般兴奋。

相差近二十岁的两个男人,从资政通鉴聊到鹏城模式,从封建君王聊到老人南巡,他没想到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对历史、对政治这么感兴趣,读史知今的思想,让他叹为观止。

学历史出身的董远方,最爱做的事就是拿历史与现实进行比较,历史总会重演,这是他常说一句话,古时候的变法与当今的改革,在适应时代发展上,的确有异曲同工的意义。

吴胜军,这次是随团到鹏城参观学习的,因为会友耽误了两天,没有随团而是单独坐火车回江原。一路上,他们聊得最多的便是鹏城,毕竟在这里生活工作了三年,董远方对这个城市的发展感慨万千,而这些正是吴胜军感兴趣的。

两天两夜的旅途,两人累了就睡,醒了就聊,好不轻松自在。

直到下车,吴胜军也没告诉他自己在哪里工作,董远方能感受到他在政府上班,但也没好意思问,萍水相逢,畅谈一番已算幸事,过于在乎对方的身份地位没有太大意义。

不过,分开前吴胜军还是要了董远方的电话,董远方老家在山区农村,全村都没有电话,还好自己的二姐在市里开化妆品店,倒是有电话,他便把二姐店里的电话留下。

这段经历,董远方并没在意,下火车后没在嵩州市做任何停留,换乘公共汽车回济水市了。

1995年的济水市隶属江原省云山市,刚撤县建市,百业待兴,这是董远方离开鹏城回家发展的重要原因。虽然撤县建市后,济水市行政级别没有变,但是足见省里对这个市的重视,位于江原、黄原、秦川三省交界的济水市,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钢铁、煤炭、有色等矿产资源丰富,建国后便是江原省主要的重工业基地。

董远方二姐的化妆品店,离济水车站不远,董远方下汽车,拿着行李走路过去。说是化妆品店,却并不是经营什么高档化妆品,反而更多的是洗衣粉、洗头膏、香皂等生活日化品。规模不大,三十平米的小店,商品却琳琅满目。

这个小店,不仅是二姐一家的主要收入来源,董远方读高中大学的所有学杂费、生活费,有一大半都是出自这个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