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远方这一出整的,脑回头跟我们都不一样”
常委会上,刚批过房山旅游开发公司的规划报告没有一周,又来了一个房山投资开发公司的报告。
“合着我们常委们,净给他董远方服务了”
常委们虽然都在打趣的说,但是从心里还是佩服董远方玩的这出梨花接木。
所有人都盯着景区的开发,董远方先陪着你玩一周,当旅游开发敲定了,再给你来个回马枪,你们先开发着,我这边规划了几个厂子,借着你旅游区的名头,我开始建厂子了。
董远方留了个心眼子,景区外围的开发,他却留给了房山自己。
既然还有煤老板想参与,那么他又另起炉灶,将景区外边的几个村子,统一规划成旅游景区外的配套辅助服务区,除了民俗、饭店、商店外,计划建起天然矿泉水厂、房山老酒厂、房山文创产业开发等等。
他计划拉上有意向的煤老板,组建房山投资开发公司,作为以上旺铺开发、产业开发的投资平台,整体项目资金需要五千万。
相较于景区开发周期长,见效慢;围绕着景区,做的文创产业,确是见效最快的投资,煤老板们无处安放的钱,更是蜂拥而上。
房山景区外边,有两三个村子,村子不大,加起来有两百来户。
离乡里也就两三公里,整体搬迁也不麻烦。
他们的地都是山坡脚下的边角料,不属于基本农田的范畴,所以整体征用都比较容易。
那时候住砖瓦房的还不多,大部分都是土坯房。
房山乡这边,在乡边上,新规划出一百多亩地,建设了两百多套安置房,他们可以整体搬迁过来。
从乡政府所在的房山村,租用了三百多亩耕地,置换的形式补给他们。
房屋置换,土地置换,说到底,那两个村的村民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