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说。
怕倒霉。
尤其还是当着菩萨的面。
总之,完全不相信自己会这么倒霉的傅寒来留下一锭银子作为香油钱,随后嘀嘀咕咕走了。
老和尚待到人走后,看了看那锭银子,笑着摇摇头,随后收了起来。
——这一锭银子又可以买不少米粮,救济下面生活困难的百姓了呢。
傅寒来上香完毕,心里总算是安稳了一些,不过他不信邪,不相信老和尚给解的签,坚信肯定是老和尚解签的本事不行,所以上次出了错,这次自然也是不准的。
如果将老和尚的解签结果反过来看……
那不就是他一定会得偿所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的,回去就练,争取早日成功!
再次一路睡回平王府,傅寒来回到王府就听说姜雪临去了铺子那边,脚下步伐一转就想跟过去,结果步子一顿,想到了什么后立刻去了演武场。
对啊,他可不是姜雪临那般没什么事情的,他事情很多的!
姜雪临一直到傍晚才回来。
她本来只是去看看铺子的情况,准备下一期的《天日昭昭》内容,结果就遇到了找上门的富商。
对方想要谈生意,看上了他们这小报,不过姜雪临却没有答应下来。
她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清楚自己不是这块料,别说现在还没这么心思,就算有,那也不会亲自和对方谈,而是会找她嫁妆铺子里擅长此方面的掌柜的过去。
姜雪临没有答应下来的原因还有一点,她现在无法确定对方到底是真的看到了这小报的潜力,还是看上了这小报背后的势力。
这小报如今在京城火热得很,每次出来都会迅速被买空,稍微认得几个字的都会买下来看看,那等不认识字的也会去茶楼酒肆听听旁人讨论这些事儿。
尽管那些上了小报的人对此意见很大,但法不责众,看热闹的人太多了,他们也没什么法子。
而且这等事情,这次我家,下次你家,最终可能谁也逃不过。
曾经有御史弹劾这般下去会让普通人失去对朝廷官员的敬畏,日子久了有损朝廷威严,官员家中的那些琐事怎可称为贩夫走卒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过这弹劾的折子最终被宣德帝给按了下来,并没有起什么波浪。
理确实是这个理,高门大户都要面子,而且现在也多偏向家丑不可外扬,可当日平王说的话也是对的,没什么亏心事儿,何必这么害怕?
那些官员本身难不成不是老百姓?世族永远是世族?自然不是。
从很久以前,就没了千年的世家。
本朝很多勋贵在本朝刚建的时候大部分也都是普通老百姓而已,那些读书人就更是如此了。
总而言之,宣德帝并不觉得那有损朝廷威严,会影响到朝廷政令的传达。
比起高门大户,他倒是期待更多的寒门士子,有识之人能够被朝廷挖掘。
况且这小报还是有个隐形的好处的,那就是能够让那些人谨言慎行,毕竟谁也不清楚,自己放纵的结果是不是整个京城的百姓都讨论。
总而言之,如今《天日昭昭》已经彻底稳定了下来,有人看上,想要将小报卖到京城之外的地方也正常。
但姜雪临同样明白,这小报背后的势力引人关注,谁知道那富商到底真的想做生意还是想要和他们扯上关系?
这倒不是姜雪临自视甚高了些,总归要小心一点。
她本意是回去后让人查查那富商的身份再说,还准备和傅寒来他们商量一下,毕竟就算这次的富商有问题,日后也总有一日会有人真的看上,想要做这门生意的。
结果一回来就听说傅寒来在演武场上汗如雨下。
从早上傅寒来早早起来开始,就处处都透着不对劲,从前的话每日都是姜雪临起了,傅寒来才不得不慢吞吞地爬起来,但这只是出于不想输给姜雪临,让姜雪临看笑话而已。
让他起得比姜雪临还要早半个时辰,这真的有点为难人了。
看到姜雪临回来,傅寒来才终于停了下来,拖着疲惫的身体蔫蔫地回到院子当中。
目光时不时瞥过姜雪临,心中回荡着老和尚的话。
绝对不可能的。
他绝对不可能像那个老和尚说的一般。
姜雪临精神极好,坐在那里喝着茶,等傅寒来收拾好了这才将白日里发生的事情同他说了一遍。
那铺子可不是她一个人的,姜雪临也没想过那些事儿要瞒着傅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