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里的暗示
青河县财政改革的成效逐步显现,不仅扭转了此前市政府的舆论战,甚至让不少周边县区也开始关注青河县的做法。与此同时,省里也对青河县的改革进展表示出浓厚兴趣。
这天,顾晨接到了一通来自省政府办公厅的电话。
“顾县长,省里近期可能会派一个调研组前往青河县,具体考察财政改革的进展情况。”电话那头的声音很平稳,但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省委已经关注到青河县的改革。
顾晨心中一动,他知道,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我明白,青河县一定会全力配合调研组的工作。”他郑重表态。
放下电话后,王立忍不住问道:“顾县长,省里的调研组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顾晨笑了笑:“只要我们的改革经得起检验,那就是好消息。”
但他也清楚,省里的调研不仅仅是对财政改革的关注,更有可能是对市政府和赵建华的态度的一次微妙测试。如果省里对青河县改革表示支持,那么赵建华的掣肘就很难持续下去。
市里的阻击战
与此同时,赵建华也得到了省里即将派出调研组的消息。
“省里要亲自调研青河县?”他皱眉道。
吴斌点头:“是的,这意味着青河县的改革已经被省委列入观察名单,如果这次调研形成正面评价,恐怕青河县的做法会被推广,甚至成为全省改革的一个试点。”
赵建华脸色阴沉。
“我们不能让青河县的改革变成全省的样板,否则,我们在市里的主导权将受到严重挑战。”他缓缓说道,“这次调研前,我们必须再制造一些麻烦。”
“比如?”吴斌问道。
赵建华眯起眼睛:“找出青河县财政改革的漏洞,尤其是基层财政管理和专项资金使用上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市审计部门,提前介入调查,让青河县的改革显得不够稳妥。”
吴斌点头:“明白,我会安排人手,挑选几个重点项目进行审查。”
赵建华冷笑:“还有一件事——想办法影响调研组的成员构成,让一些对青河县改革持怀疑态度的人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