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允许纳捐充监生,理论上是有很强吸引力。不过在此时嘛……能不能要得到粮食就难说了。
方政心直口快,“有人会愿意这时候纳捐吗?这不是傻吗?”
见众人一脸愤怒地看着他,方政自己敲了敲嘴巴道:“好吧,是我多嘴了。”
王通又道:“还要筹集一些银钱犒赏士卒,”又转向山寿,“山公公府中应该有不少金银吧?不如捐一些出来如何?”
山寿顿时脸涨得通红,“王通你什么意思?我来交趾督采金银,是为皇上办差,我自己哪有钱?”
王通脸色不好看起来,“山公公,一旦城破,你就是攒下了金山银山,也是便宜了黎贼。”
山寿自从来交趾后,本该上交给皇上的钱,有多少流入了他的口袋,大家可都是看在眼里的。
山寿嘴哆哆嗦嗦地,伸出一个巴掌,道:“我出五……百两。”
山寿本想说五十两的,但看到方政的手好像在往腰上的佩刀移,愣生生改口。
王通笑了笑,拱手道:“公公高义!”五百两在这时候也不少了。
有山寿带头捐赠,便由按察使杨时溪出面向城内所有人家催钱催粮,筹集守城所需。
第一级就是城内文武官员,王通等人最是无所谓,他们是客军,出门打仗本就身无长物,杨时溪等文官自然也是竭尽所能地捐出了所有。
第二级是城内军眷,也就是卫所兵的家人,他们自家的儿子、丈夫在守城,也是征集到了一些。
第三级是城内的“人民”,这里的人民特指蛮人以外的百姓,这些人多是汉人后裔,在威逼之下,也是榨出来了一点。
最后一点是城内的“蛮人”,数量少,又穷,王通也不指望他们能捐什么,只要不作乱,意思一下就完事了。
经过一番鸡飞狗跳的搜罗,城内又“捐”出来了够半个月的粮食。
士卒们士气还算稳定,接连打退了好几拨黎军的进攻。
黎军的攻城器械终于赶造成功——他们在城外拆毁百姓房屋、挖掘坟墓中棺材板,已造出了三座吕公车。
之所以不去山上砍树,只因连日下雨不便于运输,还是用棺材板更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