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保连忙跪倒谢恩。
郑和在婆罗洲稍作整顿后,便率领水师凯旋而归。不是他不想灭了满者伯夷,而是这个满者伯夷盘踞在东爪哇,有数百万人口,是目前南洋人口最多的国家。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一点不假,这也是为什么满者伯夷是南洋第一强国的原因了。
回到旧港后,他立即上奏朝廷,详细陈述了此次坤甸之战以及海战的经过,并建议给王万才与叶盛授予文武官职,以表彰他们保卫南洋唐人的贡献。
与此同时,满者伯夷女王苏希达也派使者乘坐快船赶到南京,向明朝廷告发郑和“私启边衅、欺压藩国”。
这一连串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朝廷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文官们认为大明朝乃天朝上国,向来秉持怀柔远人、厚往薄来的原则对待藩属。如今满者伯夷虽有冒犯之举,但郑和擅自兴兵,实在有违圣意。当务之急,应遣使安抚苏希达,赐予丰厚赏赐。以彰显大明朝的宽容与大度,维护在南洋各国中的威望与形象。
一些了解南洋事务的官员则上奏,此举会“引发南洋局势动荡,让其他藩国心生疑虑,以为我朝恃强凌弱。这对我朝的朝贡和海贸易都将产生不利”。
这话倒是像个干实事之人的言论,朱瞻基还认真看了一眼奏章的署名。
嗤道:“户部司务孙润?没听说过。”
大太监范弘笑道:“陛下此前下旨命在京三品官举荐贤才,此人便是赵国公举荐的。”
“哦……”朱瞻基若有所思,又看了眼这人的奏章,这才丢在一边。
“召集诸阁老、赵国公、英国公议事,还有你和金英,也一同参与。”朱瞻基淡淡道。
范弘心中一喜,一般召集前面这五人议事,那都是军国大事。这回破天荒的带上了自己和金英,那是把太监提到了跟文武高官同样的地位上来,他怎能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