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那边忙慌着,玉不识已经讲到了后面了。
【历史上的遗憾,还属于柴荣,一代英主猝然病逝,怎么算不得遗憾呢?
当然,也包括靖康年间开封城下的耻辱,还有岳飞被风波亭的风雪吹散的北伐梦,以及辛弃疾从五十骑于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到报国无门的壮志难酬;
历史的遗憾,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崖山十万军民的慷慨赴死和水下的万千枯骨。】
【历史的遗憾,是被誉为“历史上最稳的太子”朱标的早逝,是朱棣以藩王之身登基的小心一生;
是被土木堡黄沙埋葬的数十万英魂;
是于谦这位拯救了大明却唯独救不了自己的英雄;是张居正工于谋国、拙于谋身,最后“漫天风雪送一人”的结局;
是王守仁的龙场悟道;是孙传庭投笔从戎数十年却不知为谁而战;
也是煤山自缢的崇祯,给了大明朝最后一个体面。】
宋朝的人已经都有些麻木了。
不管是靖康之难,还是崖山海战,不断地提醒着他们宋朝的惨烈。
赵匡胤则是深深地看了一眼柴荣的名字,神情复杂,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也确实有一份柴荣的原因在。若是柴荣没有离世……
赵匡胤回神,现在说再多也没有用了,这些已经是他的过去,他应该看的,是未来。
靖康之难,岳飞,辛弃疾,这反反复复被提及的名字,也确实让他心焦。至于后面首次被提到的“文天祥”,他的志气倒是不错。
赵匡胤不知道具体情况,也不敢轻易下定论,只能捡着字面上的内容理解。
还有崖山……他想到了在火药那次直播中提到的少帝。
看着他一手建立的宋朝,最后以这样悲壮的结局收尾,他内心可以说是百感交杂。
崖山海战,陆秀夫和少帝投海自尽,还有十万军民慷慨赴死,没有人能够不为之动容。
但赵匡胤最想要的,不是这样惨烈的结局,要是不必接受这些,才是更好。
而底下人看着他沉郁的神色,都默契的没有说话。
虽然他们看着也是心火难平,恨不能以身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