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金印紫绶的绘卷40-张居正篇

【对于赋税改革,张居正推行的是“一条鞭法”。

张居正知道,赋役改革是一个十分棘手的事情,一旦过多触犯权宦土豪的利益,弄不好就会引起强烈的反对,使自己的所有心血前功尽弃。

所以他需要把握住那个度。

那么,这个“一条鞭法”是什么呢?

“一条鞭法”其实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它由桂萼在嘉靖十年提出,然后是在万历九年经由张居正推广到全国,在此期间也有各地的试行。

其中的规定,主要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主要内容说多也多、说少也少——

其一,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使税赋相对均平。只有从清丈土地入手,才能做到赋役均平,所以也就有了前面张居正清丈土地的动作。

针对当时存在的占地多者田增而税减的情况,仅据部分清丈的结果,就增加了土地2.8亿亩,使不少地主隐瞒的土地缴了税。

其二,统一赋役,限制苛扰,使税赋趋于稳定。在实行一条鞭法以前是赋役分开——赋以田亩纳课,役以户丁征集,赋役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方物、土贡之类的额外加派。

但实行一条鞭法以后,全部简并为一体。将赋归于地,计亩征收;把力役改为雇役,由政府雇人代役。由于赋役统一,各级官吏难以巧立名目。

其三,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

可以说,一条鞭法实行以后,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这样看,这个‘一条鞭法’的实行,确实使得丛弊为之一清,也使税赋趋向稳定。”

“张居正的目的,最终也还是落到了财政上,嗯,中央财政……不就是国库上吗?”

“国库确实是进行一切动作的基础,若是国库不充盈,什么都做不成、”

在简单的谈论过后,加上一条条的扩充资料放出来,大家都提起精神,细细分析着其中的内容。

“清丈土地,这不就是之前的内容吗?税收确实重要的国库收入,土地多了,税收也确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