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瑾将后世的区对区、点对点、就近接单、短途送到底、长途划段的运输理念,让熟悉的人负责熟悉的地方,货出府,人却不必出府。
在几个拥有特产的地方则奉行贼不走空,沿途购买一些紧俏货顺便倒买倒卖,这一部分利润宋瑾完全让出来给镖局自营,因此才在经年累月做慈善的情况下依旧盈利颇丰。
分部一家一家的开,网点一点一点的拓展,即便是接到天南海北的镖,也再不必天南海北的走镖,因为他们只要把活计接到了,送到下一地区的分部即可返回。
其实现代人都明白,每个分部就等于后世的分拣中心,镖银就等于是快递,只不过他们收取的酬劳更高一些,护镖的人员更多一些罢了。
倒也有人效法宋瑾的经营模式,但终究因为种种原因全都成了东施效颦。
因为宋瑾成功的关键并不仅仅在镖局,她每开一家四海镖局,就会在四海附近开一家八方货栈,无论往返,镖局从不空走,在交通十分不便且不安全的古代,距离差就是致富的万金油。
除去源头产地低价购入到外地高价售出赚差价之外,他们还同时承接一些小件运送的事宜,除了没有发达的交通工具之外,跟后世的快递没什么差别。
而这中间可以被人利用的环节实在太多,那些效仿者大多数都失败在这一点上。
四海镖局的人忠诚度高,粘合度更高,究其根本,是因为宋瑾旗下员工们的福利待遇更高。
世人慌慌张张,碌碌忙忙,不过图碎银几两。
宋瑾于是投其所好,给员工们的忠诚用房子、车子、票子加了几道锁,一顿饱和顿顿饱想来谁都知道如何选择。
至于会不会被南宫婉儿和连月浓这两个穿越女怀疑是老乡,进而再度被盯上,宋瑾早有布置。
她放出的那些古诗,那些后世才有的美食配方以及仓储、超市、专卖店、加盟店等等营销理念早就通过书局传播出去,甚至为了避免魔芋事件重演,宋瑾还叫善堂那两位先生抄录了两本《异域怪志》,写了南方常见北方从来不知的椰子、榴莲,一些稀奇古怪的菌类等等各种动植物。
宋瑾还贴心配上图片,她虽然比不上专业美术生,但是类似简笔画的创作还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