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先收了钱,给二人道了谢。
见此二人反应,人群中似乎蠢蠢欲动。
有一中年男子上前说:“给我也一个,刚好还没吃早饭。”
陈琼英还没装好,就听到后面好几个都说要买一个。
“嗯,确实好吃!”先买到的有人说话,“没想到红薯还能这么吃。”
“小娘子,明天还来吗?”有人问道。
“来来来!”常玉珂抢先回答,“每天都来,欢迎捧场。”
……
忙了好一会儿,暂时没有购买的人了。
算是忙过这一阵儿!三人歇下来。
陈琼英问:“珂珂,你为什么会选择那两个人呢?”
常玉珂回答道:“那个老奶奶的衣服虽然很素淡,但看起来很是典雅,而且料子看起来也很细腻,不像我们的粗布,所以我觉得她可能有钱。”
其实她猜测是大户人家嬷嬷。
有了这样的人品尝,说不定能把烤红薯卖到大宅后院,那可价钱更高。
“那另一个男子呢?”陈琼英继续问。
“那个叔叔就是看起来很斯文,像村里那些读书的孩子说的教书先生。我觉得他肯定能说好话。”
常玉珂哪里听说过村里孩子说读书先生,都是她乱编的。
不过读书人交集广阔,说不定经常就来这酒楼吃饭,保不齐打下酒楼的市场。
陈琼英听了,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在考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