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学军虽然眼睛一直盯着桌上的文件,但眼角的余光却在观察着李达康。
心里暗自琢磨着:“这小子倒也真沉得住气,不知道他跟袁凯是什么关系,竟然力排众议任命他为官田乡的乡长,这么年轻能行吗?哼,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过了十几分钟,曾学军这才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缓缓的说道:“李达康同志,说吧,有什么事来找我?”。
于是李达康又把刚才在袁凯那里汇报的内容重复了一遍。
听完李达康的讲述之后,曾学军也不禁动容了起来。
千万级的企业,还是在官田这个出了名的贫困乡,这种政绩是任何一个领导都无法忽视的。
虽然李达康是袁凯的人,但官田乡毕竟还是安江县的一份子,出了任何成绩,他这个做县长的功劳都是跑不掉的。
曾学军能当上县长,大局观自然还是有的。
政治就是这样,没有永远的对手,只有永恒的利益。
只要能给自己带来好处,敌人也可以变成朋友,哪怕是暂时的。
天知道曾学军这个县长压力有多大,发展经济是他这个县长的首要职责,安江县的经济发展不起来,第一个要挨板子的就是他这个县长。
这官田乡年年拖县里的后腿,各项指标一直是全县倒数,之前换了几任乡领导都没用,没想到这个年轻的乡长倒还真有几分本事。
虽然现在一切都还是纸面计划,但有计划总比没有强啊,死马当作活马医,万一呢?
想到这,曾学军立马换了一副面容,面带微笑的说道:“达康乡长,对于你的计划原则上我是支持的,但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啊’,我这个县长当的也难啊,县财政也不宽裕,到处都要钱”。
“曾县长,我们官田的情况您是知道的,如果县里一点实际支持都没有的话,那我真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刚才袁书记做主给我们乡里批了三十万用来修路,我就是希望曾县长能够看在我们官田的父老乡亲迫切需要发展的份上,把这笔钱尽快的拨下去”,李达康语气诚恳的说道。
既然袁凯都已经同意了,曾学军也就不好再打马虎眼了,否则的话势必会引发两人新的斗争,而曾学军目前是斗不过袁凯的。
“好吧,既然袁书记都批示了,你放心,我会让财政局尽快给你们拨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