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田乡虽条件艰苦,但人心却如这红薯粥般温暖,来,我们吃饭”。
说完李达康就带头喝起了红薯粥,又夹了几颗豆子放进嘴里细细嚼咽。
那样子丝毫不像是装出来的,不知道的人看了,还以为李达康是从小生活在农村的。
殊不知,李达康前世就是农村出来的,小时候什么苦没吃过?
他小的时候,能有一把盐巴炒豆子当零食,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
因此,此时李达康的心中别有一番滋味。
众人看到这,心里不禁都对李达康佩服了起来。
铁敏也是没想到,李达康这个年纪轻轻的乡党委书记,竟然能面不改色的吃下这猪都不吃的食物,真是人不可貌相。
而一旁的铁其昌内心,也不禁对李达康有了一丝认同感。
饭桌上,铁其昌沉默不语,心中五味杂陈。他轻啜一口红薯粥,那熟悉的味道瞬间唤醒了深藏的记忆。
那是妈妈的味道,是童年的味道。
想当年铁其昌年少时,家里穷的连饭都不吃饱。
那时的铁其昌,最幸福的时刻便是喝上一碗母亲亲手煮的红薯粥,那香甜的滋味,至今仍令他回味无穷。
这顿饭,在众人各怀心思的氛围中悄然落幕。
饭后,铁其昌决定去看看村里的小学。
抵达村小时,眼前景象令人震撼——校舍破败不堪,桌椅板凳残缺不齐,窗户上连玻璃都没有。
铁敏心中难以想象,那些孩子们竟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求知若渴。
铁敏自幼生活在优渥之中,出生时铁其昌已事业有成,她宛如被金钥匙开启的幸运儿,生活无忧,物质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