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大力整顿

“这么多?”,李达康皱着眉头。

别看他在官田乡的时候财大气粗,几百万的项目一个接一个的上马。

但那是因为官田乡的财政状况良好,有豆制产品这个聚宝盆不断给乡里输血。

实际上,这个年代各个单位是一个比一个穷。

看看李达康刚上任时,官田乡连民办教师的工资都拖欠了几个月,甚至连乡干部们的下村补贴都发不出,就知道情况有多严峻。

所以四万多块钱,无论在县里哪个单位,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了,足够单位的全体职工,过个“丰收年”。

“那平时的福利都是怎么发的?”。

“书记、主任各八百,其他三个党工委委员各六百,每个科室负责人各四百,科室副职各三百,在编的普通工作人员每人两百,临时工一人一百”。

“开发区管委会目前加上您在内,一共有工作人员四十七人,其中在编人员三十二人,临时工十五人”。

“每个月发放福利一万三千多块钱,过节的时候单独发,一般是月福利的两倍”。

“剩下的就存到年底当做年终奖来发”。

李达康有些吃惊,难怪开发区虽然一直没发展起来,但很多人还是到处托关系想到管委会来上班。

原来管委会的福利竟然如此“丰厚”。

每个月发的福利都比工资还要高了。

以开发区现在的规模,管委会有个二十多人就足够用了,可现在加起来竟然有四十多人。

这也就导致管委会人浮于事的现象非常严重。

单是人力方面,就造成了财政上的极大浪费。

李达康想了一下,觉得要想提高效率,首先必须要精简人员。

而且管委会现在的这帮人,早已习惯了现在的“休闲”日子,脑子里根本没有一点服务意识,指望这些人去为企业服务,简直是天方夜谭。

李达康看了一下表,时间已经差不多了,便说道:“从现在开始,没有我的签字,小金库的钱不许动一分”。

“把最近几个月的费用报销单整理一下,我要看”。

“好的,李县长”,胡江辉恭敬地回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