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康指了指旁边的椅子,示意他坐下,然后缓缓开口:“我现在的工作非常繁忙,急需一个得力助手来协助我,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推荐?”。
范军荣一听,立刻回答道:“县长,我正想跟您汇报这个事呢”。
“您到任这么久,还没有配备秘书。不知道您对秘书的人选有什么要求?”。
李达康微微一笑,说道:“年纪不要太大的,没有经验也没关系,可以慢慢学,最主要的是要身家清白,熟悉县里情况的”。
范军荣沉思片刻后说道:“县长,政府办有个去年分配过来的大学生,参加工作还不到半年”。
“这个人什么情况?”,李达康问道。
“此人名叫刘学斌,今年二十三岁,与您年纪相仿”。
“他的家庭背景很简单,父母都是在农村务农的,没有什么复杂的社会关系”。
“哦?听起来倒是符合我的要求”。
李达康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
“身家清白,没有复杂的社会背景,这对于秘书这个岗位来说很重要”。
“而且年轻人有朝气,学东西也快”。
范军荣继续说道:“刘学斌工作勤奋,为人诚恳,虽然时间不长,但在政府办里口碑不错”。
“我观察过他几次,处理事务的能力也还可以,虽然经验不足,但胜在学习能力强”。
“好,那就先让他来试试吧”,李达康决定道。
“你安排一下,让他明天到我这里报到”。
“另外,通知下去,以后我的日程安排和文件处理,都先经过他手,我需要一个能迅速跟上我节奏的人”。
范军荣应声道:“是,县长,我马上去办”。
待范军荣离开后,李达康又陷入了沉思。
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秘书不仅关乎工作效率,更是自己政治布局的一部分。
刘学斌作为一个没有背景的年轻人,如果能够培养得当,将成为他推进改革、打破旧有格局的一股清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