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内一片争论的同时,两篇文章也已经送到了李世民的龙案之上。
紫宸殿内,李世民读完了这两篇文章,眉头渐渐皱起。
“一边是孔家,一边是李纲,想不到区区的药膳,竟然能掀起两大学问宗派的争端......”
孔家是圣人子嗣,肯为一篇文章背书,定会在文坛之上掀起轩然大波。
而李纲的声望和地位,又丝毫不下于孔家。
两篇文章的态度完全相左,闹得读书人们也分成了两个派系。
甚至于,有要闹大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之下,当然是尽快平息风波为妙。
“观音婢,你可还记得武德六年那场争辩?”
一旁正在哄皇九子李治睡觉的长孙皇后,微微颔首道:“当时蜀中来的几位大儒,想要在长安收徒,宣扬蜀中的学问,可是被范阳卢氏的几位大儒制止,双方辩经多日也不见任何结果,在文坛之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甚至于,有簇拥卢氏的读书人,冲击蜀中大儒的居所,当时可着实闹出了不小的乱子,最后还是太上皇下令,才将风波平息下来。”
李世民点点头,又看了看桌子上的那两篇文章。
“读书人乃是朝廷的根基,孔家和李纲在学问上的建树,要远比蜀中那几位大儒,和卢氏大儒加起来都要强得多。”
“当时都闹出了不小的乱子,朕担心这一次会闹得更大!”
长孙皇后将李治交给一旁的奶娘看管。
“既然如此,陛下何不效仿太上皇,扫清这场风波?”
“……”
李世民眉头皱得更深了。
“从本心上来讲,朕自然是想帮李纲先生,说到底,孔家只是因为小肚鸡肠,才会写文章怒斥柳叶的药膳。”
“可话又说回来,帮了李纲,就等同于帮了柳叶……”
长孙皇后抿嘴浅笑。
李世民向来是个雄才大略的人,这辈子为数不多的小心眼,全都放在柳叶身上了。
“那陛下就当成帮青竹,心里是不是舒坦多了?”
李世民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