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颖达闻言一愣,随即哈哈大笑。
“尉迟恭?他能写出什么好文章来?先让他把字认全了吧!”
孔志玄见父亲不当回事,急得直跺脚!
在学问和心机上,他的确远远不如孔颖达,但年轻人自然也有年轻人的优势,那就是知道变通,而且跟得上潮流。
不像孔颖达这个岁数的人,性子古板,心思更古板。
“父亲,您只要仔细读过,就能发现这本书的价值!”
孔颖达脸上的笑容敛尽,眉头再度皱起。
“就算这本书有价值又能如何?如今早已不是你与柳叶之间的私人恩怨,而是他和整个国子监之间的争辩!”
孔志玄深吸口气,道:“孩儿以为,应当以国子监的名义,将这本《大唐周刊》全盘接收过来,如此利器,绝不能掌握在柳叶的手里!”
孔颖达的眉头皱得更深了,他很了解这个儿子,虽然性情轻佻,还有点睚眦必报的毛病,但还是有些能力的。
否则他也不会扛着旁人非议的风险,将儿子保举为国子司业。
“老夫要好生想一想,你且下去吧!”
孔志玄走后,孔颖达拿起那本《大唐周刊》,简单翻了翻。
在此之前,他实在是一点看的兴趣都没有。
说白了,他堂堂圣人后裔,当世大儒,看不起柳叶那种半吊子书生编纂出来的书籍。
翻着翻着,孔颖达忽然浑身一颤!
就像孔志玄所说的,只有读过这本书之后,才能发现其中蕴藏的巨大价值!
“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老夫年轻之时,也总觉得上年纪的人太过古板,可不知不觉间,竟然也成了这样的人...”
“这般轻视敌手的心态,以后万万不能再有,幸好玄儿警醒,耐着性子看了看这本书,否则,整个国子监都会斯文扫地!”
孔颖达喃喃的说道。
他闭上眼睛,仔细思索了片刻,忽然取出一份空白的奏折,提笔写了起来!
“臣孔颖达启,如今《大唐周刊》一书刊发于长安城,其内各专栏于民有益,民间投稿之举可谓开创文章先河,长此以往,可代表民意,然柳叶此子并非监生出身,亦无官职,臣以为,《大唐周刊》应附于朝廷麾下,由国子监统领监办,为表柳叶之功,朝廷可予以相应钱财补偿...臣叩请圣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