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找到一个可以扬名的捷径,偏偏自己用不了。
与其看着旁人扬名,反倒不如将这种捷径直接毁掉!
张阿难心中很鄙视这些人,还有点生气。
《大唐周刊》可以说也算是他的产业,有人闹事,还能给他们个笑脸,张阿难的养气功夫已经很好了。
“还是那句话,诸位请回吧,杂家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忙,就不伺候了。”
说完,张阿难转身离去!
...
事实上,在经过两天的发酵之后,大多数人对于《大唐周刊》的看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子监的争吵,一刻都没有停止过!
许敬宗在国子监也有一些朋友,在探听到国子监的内部情况之后,乐得见牙不见眼。
柳家大宅!
柳叶的书房里,许敬宗笑呵呵的把消息汇报给柳叶听。
“公子,国子监里都吵翻天了,之前支持咱们的人不多,可如今,国子监内支持咱们的人起码占了一半!”
“他们都真心实意的读过第一期,尤其对民间投稿板块和基础教育板块格外的热衷,听马周说,已经有国子监的监生开始给咱们投稿了!”
“剩下那些人,还是一如既往的诋毁《大唐周刊》,不过他们都是孔家的门生,想投稿也没那么胆子。”
柳叶砸吧砸吧嘴。
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有识之士。
只要是细心读过《大唐周刊》第一期,基本上都能发现其中蕴藏的巨大价值。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些人看到了《大唐周刊》恐怖的销量!
光是在长安城里,就能卖出五六千册。
若是以后发展壮大,把《大唐周刊》传遍天下,几十万,甚至几百万都不是梦想!
这其中,还不包括那些买不起书,自己借来誊抄的人群。
名声...永远都是读书人的软肋!
“听你的意思,国子监内似乎一直是分为两派,一派是孔家的门生,另一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