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里斯隔空向书店里看了看,“看起来今天生意不错!”
“哦,当然,今天有位大人物的书上架!”
斯泰洛夫女士的话勾起了鲍里斯的好奇心,他犹豫片刻,还是走进了书店。
进店又不一定要买书,逛逛嘛。
进了书店,他本打算到二手书书架去淘淘旧书,在这里他可淘到过不少好东西,比如威廉·萨洛扬、达蒙·鲁尼恩已经绝版的书。
可还没走两步,鲍里斯的目光就被旁边一位读者刚拿到手的书的封面给吸引住了。
湖面波光,长堤一痕,轻舟泛湖。
他学美术出身,对这种充满了异域风情的封面设计十分敏感,他忍不住凑近想再看一眼,结果对方已经翻开了书。
找不到角度再次欣赏封面,他只好把目光放在了那人身后的书架上,然后轻而易举的找到了那本书。
再次欣赏了几秒那令人惊艳的封面设计后,鲍里斯将目光对准书名——《ABiteofChina》。
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个名字他可太熟了。
早几个月前,《纽约客》上发表的专栏文章他可是一篇不落的都看过,并且甚为喜爱。
《纽约客》和《巴黎评论》是鲍里斯逛哥谭图书市场时为数不多正价买的杂志,这两份杂志太过知名,实在是等不到过期的打折杂志。
鲍里斯表情欣喜的翻起书,尽管那些文章的内容他已经看过一次,但配合上那些精美的如同艺术一般的饮食制作工艺和食物,他还是感到惊艳。
“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用独特的方式感知世界和人生。只要点燃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都在某个瞬间,参与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诗。”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布袋中舀出的金黄色的糜子面,细腻的粉末在日光下闪烁着微光。
掀开蒸笼,随着蒸笼内蒸汽的升腾,如同艺术品的面食在高温的作用下逐渐膨胀、变色,色泽诱人,似乎有香气扑鼻而来。
用心腌制的火腿挂在通风良好的房梁上,不知过了多久,光泽诱人,在岁月的流转和微风的吹拂下慢慢风干、发酵。
……
鲍里斯沉浸在异域饮食文化构建的美好想象中忘了时间,直到身子被路过的读者轻轻碰了一下,他才恍然回过神来。
再次阅读《舌尖上的中国》,与当初看专栏时完全不同。
可能是因为篇幅集中、图文并茂,这次阅读,鲍里斯心中多了更多的感动和温暖。
那些由一双双勤劳的双手所制作出的美食,蕴含了无数的心血与智慧,它们不仅是满足味蕾的佳肴,也是充满了古老文化和人类情感的独特载体。
“很不错的书!”
正当鲍里斯沉浸在书籍带给他的感动时,耳边突然传来一个轻柔的声音,抬头望去,只见一位褐发碧眼的妙龄女郎。
鲍里斯的眼前似乎被投下了一道光束,怦然心动,他心想这大概就是一见钟情的感觉。
他微笑着向女郎打招呼,“嗨!确实是很好的书,之前看《纽约客》时我就很喜欢。”
“你也喜欢《纽约客》?”
“当然,谁不喜欢《纽约客》?”
一语双关,要是放在作风保守的中国,鲍里斯恐怕要遭遇几个白眼,甚至是被喊耍流氓,可这里是美国。
眼前的妹子意会后,反而露出了个甜美的笑容。
鲍里斯因为丢了工作而阴霾的心情,在这个笑容过后如同雨过天晴。
“鲍里斯·麦克斯韦!”
褐发女郎轻轻握住鲍里斯的手,“莉莉安·格雷克!”
“莉莉安,你在这附近工作吗?”
“我在四十九街的洛克菲勒中心工作。”
“啊哈!NBC电视台,看来我们算半个同行……”
话说到一半,鲍里斯的话戛然而止,他才想起自己刚丢了工作。
“今天的天气很适合去喝杯咖啡!”鲍里斯换了个话题,向莉莉安发出了邀请。
“确实很适合!”
得到莉莉安的回应,鲍里斯心中雀跃,他打算去结账,莉莉安却也想从书架上拿一本书。
“也许,我看过这本书之后可以借给你。”鲍里斯说。
莉莉安的手放了下来,“不错的主意!”
两人来到收银台,斯泰洛夫女士满头银发,眼神坚定有力,还带着点不满。
小伙子,泡妞可以,为什么要搅黄我的生意?
鲍里斯有些尴尬的结了账,在斯泰洛夫女士审视的目光中绅士的为莉莉安推开了门。
走出书店,天空中仍飘着雪,鲍里斯看着莉莉安的背影,不知为何脑海中忽然出现多年后的场景。
别墅、阳光、绿地、女人、孩子、狗……
真是令人陶醉的美好画面!
他快步撵上莉莉安,两人相视一笑,漫步雪中。
鲍里斯转过头看了一眼哥谭图书市场,它的门外有一个小约翰·赫尔德设计的招牌,这位禁酒令时代的标志性漫画家送给了哥谭图书市场一句充满智慧的广告语——
智者在此垂钓。
多么有先见之明的哲理啊!
不过比起小约翰·赫尔德,他更加感激斯泰洛夫女士。
当然,还有林,伟大的中国作家,我赞美你!
如果林朝阳知道大洋彼岸纽约城里的鲍里斯对他的感激,他定然是不会高兴的,还会发出和斯泰洛夫女士一样的抱怨。
冬日傍晚,因为下雪的缘故,天色比往常这个时间段更加昏暗。
向西望去,时代广场那壮观又花哨的霓虹灯在昏暗的天气下泛着雾蒙蒙的光。
同为广场,联合广场远没有时代广场的繁华,不过去年才开业的巴恩斯·诺布尔书店为联合广场附近增色了不少。
上万平的巨型商店在这个周末的傍晚灯火通明,读者如云。
自从开业之后,巴诺书店受到了附近热爱阅读的市民们的热烈欢迎,非工作日总是这样热闹。
赶上有作家在此举办签售会,那就更热闹了,比远在两英里之外的歌坛图书市场更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