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如果读书人不同意怎么办?”

思索良久之后,礼部尚书刘宗周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此话一出,皇极殿内群臣皆是浑身一震,脸色也跟着严肃了起来,面带担忧之色。

从皇帝提出科举改革开始到现在的诸多问题,皇帝一一进行了解答,且都基本是无懈可击。

既有基本的规划和步骤,也有对未来的展望,他们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可问题是他们同意没用,数万童生、秀才、举人才是最关键的。

“他们同不同意的重要吗?”

在群臣大不讳的注视中,崇祯轻飘飘的吐出一句。

话虽然轻轻,却犹如洪钟大吕在心中骤响,让群臣面色一紧、头皮发麻。

他们都是熟知皇帝的,皇帝越是这种语气的,杀意越大。

“这数万人中总是有同意的,有多少算多少,先到先入学,招满了你就是砸银子都不会再收你了。

若是人数不够那也无所谓,反正现在内部澄清、外部安宁,惩处、病退、丁忧、告休的官员也不算太多,朕就不信入学的学子还没有告休的官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