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亲蚕礼和服装节

尤其是当今皇帝允许世职转为爵位后,群臣都认识到公侯伯爵位的珍贵。他们辛辛苦苦才只能成为子爵男爵,哪里愿意外戚轻易成为诸侯。

最终,这项提议第一次没能得到通过,还是郭允厚按皇帝的嘱托加上限制后,才在勋贵的鼎力支持下,险险被一半以上的大臣同意。

这个限制就是,外戚封爵将止于伯爵,除非立下大功,才能提升爵位。

现有的博平侯、新城侯,都要降为伯爵。

武清侯就算将来复爵,没有大功也只能获得武清伯爵位。

同时,作为对外戚的优待,那些曾经被封爵、却在嘉靖年间被革除的外戚,都允许开辟子爵领,获得子爵爵位。

这个决议将写成诏令颁布,未来还会写入有关皇室的礼法,连皇帝也不能随意违背。

甚至可以说,群臣之所以答应外戚爵位可以转为世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给皇帝留口子——

将来如果有皇帝非要给自己的亲戚世爵,那就要按照礼法,给他们世袭领地。不愿就藩的外戚,自然不可能获得世袭爵位。

心满意足的文臣,自觉在其中出了大力。连皇帝之前轻易定下卫所改制的事情,也没有那么在意了。

他们的精力都被这件事吸引着,还有一些科道官员痛打落水狗,翻出外戚贵族的种种违制事宜。

京城的报纸更是连篇累牍地刊登,让京城百姓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件事情上——

相比人数众多的世官和军户来说,还是这些贵族的事情,更让他们在交流时乐此不疲。

什么博平伯夫人、新城伯夫人去周家府前骂街,九莲菩萨庙说周奎罪孽缠身等事情,都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之前差点进入戒严状态的紧张和肃杀,似乎一下子被扭转。

京城的抄报行和民众,一下子都变得热衷于贵族的八卦新闻。

不过,在这一片喧闹中,朱由检却知道这只是他营造的表象。京城的市场和民心,并没有完全恢复。

但是这没关系,接下来他还有一连串措施,会让京城人彻底忘记之前的氛围,沉浸在盛世繁华里。

登极两年多后,他对如何营造盛世氛围已经得心应手。有信心让大明的民众都认为当前是盛世,什么天灾和虏患,统统不值一提!

地方有野心的人员,也会按下心思。不敢在这样的“盛世”下,轻易起兵造反。

——

旧历二月二十五日,新历三月初三,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