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保守派的苗头

这些人的出现可以说是必然,因为随着改制的深入,利益受损的人会越来越多。他们音量再小,也能发出声音来。

尤其是这次卫所改制,触及到的利益实在太多,中间受损者不知凡几。

大明的卫所世官又有很多进士和读书人,他们在利益诉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自然对改制怀着抱怨。

朱由检对此有预料,所以他选择快刀斩乱麻,根本没把卫所改制扩大范围讨论。之后更采取了高压政策,逼迫文武官员接受改制。

起到的效果也不错,京卫改制已解决了最难的世官,剩下的都是细枝末节。

之后就算有人说怪话,也于大局无损。

朱由检这点器量还是有的,对此也能容忍。

只是让他可惜的是,黄道周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成为了保守派的一面旗帜。

这个袁可立的弟子、天启二年进士,是朱由检原本打算大用的人:

『本以为能像刘宗周一样为朕所用。』

『没想到现在却站在了反对派。』

『真是世事无常,连朕也不能算尽一切!』

对黄道周这样的殉节忠臣,朱由检本来是打算重用的。就算不擅长实务,也能放在都察院、大理院养起来,用他们的正气震慑奸臣。

但是黄道周现在隐隐站在了改制的对立面,那就不能留着了。

否则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团结在他的周围。

未来还可能推他入阁,发出更大的声音。

这让朱由检决定,必须要把黄道周赶出去。就像嘉靖皇帝大礼议获胜后,斥退反对者一般。

他必须表现出把重制礼乐当成大礼议的架式,让更多的臣子不敢站在对立面——

那些大礼议失败者的下场,会警示他们不要站在皇帝的对立面。

在建文诸臣都被翻案的情况下,大礼议的失败者可以说是大明最悲催的一群人。

直到现在他们都没有完全平反,朱由检只是赦免加恩了对嘉靖皇帝登极有功的一群人。

反而是议礼功臣之首张孚敬,被朱由检列入紫阁,成为紫阁功臣。

两者截然不同的下场,会让官员知道应该如何选。

——

具体到黄道周的事情上,朱由检没有针对性打击。

他知道,如果自己表现出针对黄道周的意图,无论什么惩罚,都会增加他的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