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阉党余孽聚会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2412 字 19小时前

就在钱家叔侄谈到坊神庙时,兼任东城区区长的余煌,同样在和一些官员谈论坊神庙。

看着庙前正在建造的黄金台,余煌感叹道:

“圣上当真是礼贤下士。”

“吾等一定要建好黄金台,吸引贤人来此。”

旁边的官员纷纷附和,又听余煌嘱咐坊神庙的祭司道:

“黄金台上和旁边要设好坐席,允许人们讲述、争辩。”

“有能连续在台上不被驳倒夺取坐席者,要注意记录下来。”

“说不定将来就会有人入祠,成为乐毅、邹衍那样的大贤。”

身着太极的法衣的祭司在旁应着,一位陪同的官员则说道:

“讲经辩难,都是嘴皮子的功夫,本朝向来都不重视这个。”

“怎么陛下专门建立黄金台,供人讲述辩论?”

余煌闻言看去,认出是工部侍郎张文郁。

这个人也曾为阉党做事,是当今皇帝保下来的阉党残余之一。

因为相似的经历,再加上知道皇帝对张文郁这样能组织工程的官员很重视,余煌笑着说道:

“张侍郎这就有所不知了,如今朝廷各衙门,都在设立新闻发言人。”

“这些人要向公众传达朝廷的消息,还要面对记者的提问,可不需要嘴上功夫?”

“所以圣上建黄金台,就是专门招揽这样的人材,对他们量才录用。”

“这样朝廷官吏就不需要专注嘴上功夫,专注本职工作即可。”

“否则张侍郎你想想,面对记者应该如何回应?”

张文郁想想就觉得头疼,那些年轻士子担任的记者,在提问时可不会顾忌朝廷官员的颜面。

民间御史一说,越来越名副其实,很多记者和撰稿人也以御史自居,专门以问倒官员为能事。

张文郁几次参加新闻发布会的经历,感觉都很不好。所以他在听到余煌的解释后,当即就笑着道:

“这个办法好!”

“对付那些记者,就需要能辩论的人才。”

“最好还是有学问的,不能连典故、术语都不懂。”

“能在黄金台上不被辩倒失去坐席的,确实能胜任新闻发言人。”

对这件事情很赞赏,打算在黄金台建成后就出几个辩题,为工部和少府寺、文思院等机构招揽新闻发言人。

已经是侍郎一级高官的他,当然明白皇帝用这种人担任新闻发言人,其实减轻官员的负担,让官员不用专注嘴皮子功夫。

大明官场还是需要做实事的官员,不需要夸夸其谈在报纸上扬名的人。新闻发言人看似风光,其实只是非进士出身的杂流而已。

几人信步走着,来到坊神庙的积木模型前,张文郁看着以亲王规格建造的正殿道:

“圣上以燕昭王为金台坊之神,当真给天下坊神提气。”

“从此以后,谁也不能轻视坊社之神。”

又指着旁边的一座配殿道:

“听说这金台坊神庙的配殿,有一座专门的时贤殿,专门祭祀在时间上有贡献的人。”

“在钟楼上悬挂画像的,都有可能被供奉在里面?”

余煌笑着点头道:

“正是因为如此,金台坊神庙的规格才如此之高。”

“张衡、苏颂、郭守敬等在计时仪器上有贡献的先贤,已经确定进入时贤殿。”

“若是张侍郎在建造钟塔时,能够完成一个悬赏,将来百年之后,也有可能入内。”

张文郁确实有过这个心思,不过在外人面前,还是摆手道:

“张某擅长的是营造,可不擅长计时仪器。”

“想完成圣上的悬赏,需要极为精通钟表才行。”

“现在钟塔的建造归谁主持,还没定下来呢!”

钟塔方案征集的事情,余煌是知道一些的,闻言问道:

“这是张侍郎擅长的事情,怎么还没定下来?”

“是遇到什么难处,还是钱粮没拨下来?”

张文郁叹着气道:

“钱粮圣上都准备好了,前期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