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 神转折(六)

寒门崛起 朱郎才尽 1810 字 5个月前

席上亦有数人对朱平安的《咏箸》之作赞誉有加。&1t;/p>

至于王耀祖等人则是面如土灰,一颗进取之心像是被绑了石头一样,直坠深渊谷底。&1t;/p>

怎么会这样?!&1t;/p>

这转折的也太意外了,像前两句那样平庸不好吗,为什么突然来了这么令人叹为观止的两句诗,简直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了。&1t;/p>

最后这两句一下子盘活全诗,现在谁也不敢说朱平安前两句诗平庸无奇了。没有前两句的衬托,何来后两句的叹为观止。&1t;/p>

而且,朱平安这心机婊的切入点太有心计了!&1t;/p>

朱平安的这两句诗涉及张良和刘邦,这两位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存在,留侯指的就是张良,汉家天下自然是刘邦的天下。刘邦曾经说过:”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这里的子房就是张良,“筹”是古代人用来计数的竹片,运筹帷幄说的就是计谋策划。张良在帮助刘邦夺取天下时,经常用“箸”当作“筹”来计数、排兵布阵、计算粮草、帷幄天下。张良的这个典故刚好与筷子有关,朱平安巧妙地用上了。刘邦之所以可以开创四百年的汉朝,离不开张良的运筹帷幄。朱平安一句“尽在留侯一箸间”将张良的作用表现的淋漓尽致。朱平安以张良暗喻自己,以刘邦隐喻裕王,如果你是裕王,你说你喜不喜欢。&1t;/p>

最后,朱平安这两句诗也是回应宴席一开始王耀祖等人讥笑朱平安因为一双筷子被圣上迁任为裕王府侍讲学士的,呵呵,看不起一双筷子是吧?!“汉家天下四百年,尽在留侯一箸间”!如此,还看不起吗?!&1t;/p>

这两句诗好像一个响亮的耳光,呼啸着甩在了王耀祖等人的脸上。&1t;/p>

所以,王耀祖等人面色才会如此灰白。&1t;/p>

不过,虽然王耀祖等人心里面也承认朱平安这诗写的好,但是面上可不会承认,我要是承认了,那我不就打脸了吗。&1t;/p>

“还真是大言不惭,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年纪轻轻的就以张良自诩……”&1t;/p>

“就是啊,莫学张良不成,倒成了赵括。”&1t;/p>

“自信过度就是自负了,纸上谈兵要不得啊。”&1t;/p>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1t;/p>

王耀祖等人说话声音不大,但奈何人多啊,很快唱衰朱平安、讽刺朱平安说大话的声音就又响起来了。&1t;/p>

朱平安此时才放下毛笔,尚未返回座位,听到众人非议后,转身微微笑着,向着王耀祖拱了拱手,“王大人说我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呵呵,我与裕王殿下年纪相仿,王大人之语岂不是也在讽刺殿下了?”&1t;/p>

裕王闻言,将目光转向王耀祖。&1t;/p>

王耀祖一头冷汗,连忙起身反驳,“胡说,我什么时候讽刺殿下了。朱大人你莫要血口喷人。”&1t;/p>

“呵呵……刚刚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不是王大人吗?”朱平安微微勾了勾唇角。&1t;/p>

“我是在说朱大人,朱大人年级轻轻就张良自诩……满招损,谦受益,少年郎还是谦虚些好。”王耀祖眯了眯眼睛,一副以过来人的口吻说道。&1t;/p>

“呵呵,归根结底,王大人的意思不还是说年轻人不牢靠吗?”朱平安笑着摇了摇头。&1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