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干瘪的小老头,姓郑名在札。陆美玉听这名字有些怪异,问起这家伙的祖籍便明白了,这是个高丽人。
郑姓本是高丽五大姓之一,因为是本朝藩属国,也有不少高丽人过来为官为民为军,甚至从事某些贱业。
这个郑在札精通火器制造,本是工部军器局的匠人。因为边关战事颇发,朝廷的火器需要维护便派了些匠人过来。
郑在札正分在了宣福镇,两年前被上任参将要到了龙门关。
经过陆美玉一番询问,却是发现这个郑老头是个大才,他甚至自己研发了一种多管转轮排铳。
只不过这玩意好是好,就是耗费太大,也不便单兵野战使用,仅做了五架放置城头使用。就是这五架便要五百两银子!这还没算配套的弹药和维护成本。
郑老头本是名普通匠人,但前任参将似乎也发现他的才干,因此让其负责龙门关的火器作坊。
这老家伙听说陆美玉是新任参将家眷,不停的述说前任参将如何如何好,想让她帮忙疏通上官减罪。
陆美玉更是从他口中得知,前任参将孙安廷还有个儿子孙传宗,正是倒马峪操守官,已经被草蛮活捉。郑老头希望通过陆美玉求荆翼将他赎回来。
因为孙参将就这么一个儿子。
若是孙参将被治死罪,孙传宗再死了,那他这一脉便绝后了。
陆美玉也是通过这件事,感觉郑老头虽然不是本朝人,但却有几分人情味。起码知道感恩,甚至隐隐还露出三分迂腐之气。
实际这也不难理解。高丽那地方,曾经有不少大儒为了躲避中原战乱而居住过,也留下不少后人。
因为数千年依附中原政权,他们甚至比中原人更加信仰儒家文化。听这郑老头的谈吐,怕是在高丽还不是平民呢。
郑老头邀请陆美玉去城头观看他发明的排铳,她本不想去,又担心寒了这老头炫耀的心,便跟着去了。
城防器械不少,拍杆、夜叉、滚木、擂石、弩台等等,应有尽有。当然重头戏却是各式城防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