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被构建出来的完美

此时此刻,崇祯似乎也想明白了很多。

勋贵,大多世袭,这种毫无竞争力的现象,完全不利于勋贵圈的延续。

“好好好。

爱卿所言甚是。

这帮勋贵,之所以贪图享乐,就是因为没有生存压力所致。

若是能够让这帮勋贵的后代竞争上岗,一大群的儿子,谁的能力最强,谁才能继承父辈的爵位。

如此一来,勋贵的家庭内部都在争当盖世猛将,也能让这帮人少一些贪图享乐的时间。”

快乐上头的崇祯帝,此时可谓是举一反三,甚至想到了一招竞争上岗的阳谋。

此招一出,勋贵内部,还不得斗个你死我活?

每天都在上演九子夺嫡的戏码,那么国公、侯爵之家,还不得闹得鸡飞狗跳?

不过,若是重新掌握了封爵的权力,也确实能够通过这一手段在勋贵二代中笼络到一批自己的心腹。

至于这招能够达成什么效果,也得看皇帝的基本操作能力。

若是一个操作不好,斗出了一个能力强、心眼黑的反贼,将来手掌京营兵马,那么不得学那曹贼、司马老贼家族的篡位手段?

保持京营将领的战斗力,保持京营勋贵的忠诚水平,这是一个非常难以平衡的抉择。

很多时候,一个皇帝,最喜欢的,还是忠诚。

特别是自己的核心禁卫,忠诚度往往要比能力强优先很多。

让勋贵世袭罔替下去,通过与国同寿的噱头,来增强其忠诚程度。

论血亲则和,论能力则乱。

皇帝的继承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度,还是选贤任能的继承制度,这是争吵了不知道几千年的问题。

勋贵的延续问题上,利益集团共同体的构建问题上,其实也与这个类似。

所以,崇祯帝此时提出的这个想法,不过就是在纯粹自嗨罢了。

局限于赵平乱刻意引导之下的自嗨,赵平乱自然不会随意的去戳破。

只要崇祯听嗨了,愿意放权,那么一切都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