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全美华人金融协会

我的1999 东人 3126 字 13天前

同时也为留美年轻人提供职业和人生帮助,比如定期举办面向学生的股票交易大赛、招聘会、职业分享座谈等等。

“朱大哥,你怎么把公司给卖了?”林君瑞插话进来问道。

前段时间,思科以32亿美元现金的交易方式收购了朱敏与印度合伙人共同创办的网络会议及网络通讯服务商WebEx网讯。

“卖了好啊!卖了省事!”

朱敏笑呵呵说道,脸上似乎一点也没有负面情绪。

“网讯去年收入3.8亿美元,净利润4900万美元,思科的收购价给出了60多倍市盈率,比当天股票收盘价还溢价了23%。”

林君瑞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可惜,他挺看好网讯的,正准备C轮的时候追加一笔,多占点股权。

现在公司卖了,增加了太多不确定性,他也不想再投了。

“那就好!这么多钱到手,老大哥也可以享享清福了。”

“那可不行。”

朱敏猛摇头,看向徐良,以试探的语气道。

“徐总,你们青龙基金什么时候还募资,我也想投一点。”

此言一出,段勇平、邓峰也看了过来。

汉华的青龙基金,是私募股权领域绝对的王者,连续四年位列各大基金回报率排行榜榜首。

绝对的超级明星。

基金份额等闲别想拿到。

“青龙基金近期没有募资计划,如果各位有兴趣的话,等新一期基金募集,我优先给你们打电话。”

年初募集了1000亿美元的青龙基金,已经吃饱了。

“哈哈,那我可就等着您的电话了。”

朱敏笑道。

“呵呵,放心。”

过去这个话题后,众人继续聊天。

熟悉的人自然聊得更多。

林君瑞问道:“朱大哥,埃里克呢?他去哪儿了?”

“哦,你说袁征啊,他跟随交易一起加入思科了,担任工程副总裁,负责思科的协同软件开发,你打听他干嘛啊?”

林君瑞笑道:“没什么,我就是觉得他挺适合创业的。”

朱敏认真点头:“那是一棵创业好苗子,工作起来不要命,他要是创业的话,我也要投他的。”

“你可别吃独食,到时候可要给我们汉华留一份。”

“呵呵,大家都是朋友,有钱一起赚。”

徐良挑了挑眉,他不知道什么埃里克,但对袁征可不陌生。

这个人就是视频会议软件Zoom的创始人。

疫情时期,公司巅峰市值曾达到一千多亿美元。

不仅红透美国,也轰动了华夏创投圈。

只是他没想到,这个后来的大佬,现在居然还是‘网讯’的员工?

好在让他放心的是,林君瑞已经抓住了机会。

zoom这块肥肉,汉华起码能分上一杯羹。

不过他隐约记得,除了袁征外,网讯走出来的成功创业者还有很多。

这些人作为创始人参与创办了声网、YY多玩、Zuora祖睿、个推(每日互动)等一堆中美上市科技公司,以及十几个并购退出项目。

请...您....收藏6...9...书....吧....!

因此,前世业内人士编了一个“网讯十君子”、“网讯创业黑帮”来形容网讯的人才济济。

朱敏在选拔人才这一块的确有眼光确实厉害。

就在徐良开口打算套话的时候。

“徐总,你也在这啊?”

一旁突然窜出来一个人,吓了徐良一跳。

定睛一看,面前已经站着一个正咧嘴笑,露出一口大白牙的三十多岁的青年男子。

“老张,你也来参会啊?”

张雷笑了笑,“手头上没什么事,就过来看看,学习学习。”

高瓴资本刚成立的时候,徐良就通过汉华收购了对方30%的股权,然后又做GP投了5000万美元。

后来高领成立的几只基金,汉华都有投资。

林林总总加起来,大概有两亿美元。

张雷也没辜负他的信任,高领成立两年时间,浮涨便超过了一倍。

正因为有这样的联系,双方的关系一直很亲密。

高瓴也是徐良精心挑选的汉华外围基金之一。

笑着聊了两句后,徐良把他介绍给身旁的几人认识。

毫无疑问,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比他更牛叉。

所以,日后的资本大佬,如今也只能站着如喽啰。

一群人有说有笑的走进了会场,由于座次没安排在一起,便分开了。

徐良和林君瑞、楚刚在会场上千双目光的注视下,走向了第一排的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