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了这个抽象概念,楚飞对自己的未来,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所谓的引力弦,有没有可能就是“世界树的根须”呢?
不过表世界的引力弦是低级的根须、是毛细根须,所以效果有限。高级的超维通道,走的是粗壮的根须,两条超维通道的接驳,其实就是走了两条主要根须。
为什么高维通道表面会有一层防护呢?如果解释为根须,解释为另类的血管,似乎就容易理解了。
但想要自由进出“根须”,就得需要“破壁技术”。
所以,破壁技术,是超光速旅行最重要的基础技术,没有这个技术,文明就要困守在自己的恒星系内,就像是当初的萨隆文明那样,最终走向灭亡。
无数信息在楚飞脑海中翻滚,但楚飞的眼睛却越来越来亮。这次来战神殿,就算只有这个,也可以说是收获丰厚了。
对别人来说,或许这只是一个理论推导图,大家接触多了,反而没有什么感想。
可对于初次接触这些的楚飞来说,却是一条线,将过去的所有积累全部串联起来,让楚飞看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大数据修行的核心是科研,科研最重要的是想象力。但想象力不是凭空来的,也不能“瞎想”!
眼下战神殿提供的资料,就让楚飞有了想象的方向。实际上楚飞也因此将过去的知识体系串联起来。这对大数据修行很关键,意味着过去的知识体系不再混乱,而是开始有序。
这一刻,楚飞甚至有一种感觉,无数知识飞舞、重新组合,朦胧中似乎看到一条通天之路,一直延伸到楚飞无法预测的远方。
“这是顿悟吗?”楚飞心中回荡着某种感悟,“不,这不是顿悟,但却远远超过顿悟!因为这一次,我彻底明悟了未来的路如何走。这应该算是某种大彻大悟!”
心里活动不过刹那,但就是这刹那的心里活动,却奠定了楚飞更加辉煌的未来。
到了16.0的境界之后,楚飞一直有个苦恼,那就是不知道未来的路如何走。
先前,楚飞研究了模因病毒、灵魂基因、神性等等,但这些研究只是让楚飞有些大概的方向,可远方依旧一片黑暗。
如果做个比喻,那过去每一个研究,都像是点燃一盏路灯。虽然路灯不错,但加起来不过十几个路灯,能照亮的距离实在有限。
现在呢,也许相当于天空出现了北极星,直接让楚飞找到了方向。虽然脚下依旧漆黑,但方向已经点亮。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只要敢亮出血条,神都杀给你看!
现在的修行之路,对楚飞来说,就相当于亮出血条了——只要有了方向,别管是挖隧道还是建桥梁,我都给通过去。
这一切的感悟,都是瞬间的,哪怕感悟很多,楚飞加起来也就感悟了三五秒而已,不影响现实世界的交流。
表面上,楚飞赞叹一声,“这个世界树的架构、还有气运就是高维世界能源的说法,让我有一种天光大亮、黑暗尽去的感悟。
只是气运到底是如何运行的?这些可以展示一下吗?”
王长远摊手:“如何利用气运,说起了还真的是汗颜。我们现在的手段,还是老祖宗玩剩下的,也就是什么阵法、布局、风水等。
现在虽然有些发展,但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迭代来的。
现在对气运的研究,是典型的‘经验研究法’。有点像是古代的技术,从表象积累数据,然后推动技术,再从技术实践中总结经验,推动技术发展。这是很低效的研究方法,而不是真正从科学理论入手的研究方法。
当然,依靠上千年的时间、加上战神殿这边的体量,还是研究出不少东西。可我们对气运的研究,依旧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说着,王长远叹了一口气,“除了气运还有最关键的灵魂,我们现在研究的也很少。整个战神殿目前的巅峰技术水平,就是无限接近20.0吧,20.0以后全都是依靠经验积累,硬生生推动。很艰难。”
楚飞默默点头。这种“依靠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一点点打磨技术”的情况,在里世界是普遍存在的。楚飞在升龙殿那里就知道了。
为什么里世界的历史动辄几千万年、甚至亿万年,结果还有那么多修行者无法突破,除了敝帚自珍等情况之外,更重要的是研究方法问题。大家基本上都是从经验入手总结技术。
这种研究方法,在低端还行,到了高端领域就不行了。
高端领域,注定了“数据量少”,而且高端领域的发展变化也很多,这就导致“经验”很难积累。
经验难以积累,就缺少数据,然后想要转入科研也很费劲。
这种情况,困扰了别的文明,也困扰了炎黄文明,升龙殿、战神殿的瓶颈,就在这里。
眼下楚飞做的研究,无论是模因技术、还是灵魂基因、还是神性研究,本质上都是想要找到20.0以后的“科学理论”。
如果能找到科学理论,从理论入手,那炎黄文明的技术、大数据修行的未来,就会爆发一波。
这种从经验入手的研究、和从理论入手的研究,差距多大呢?
以冶炼钢铁为例。
古代冶铁技术,从商周时代就有,但一直到汉朝才渐渐取代青铜。
可到了现代化,短短不过几十年时间,全球钢产量就过剩了。这是从理论入手的强大之处。
现在,楚飞对18.0以后的大数据修行,有了一些科研理论方面的头绪。“世界树”的理论推导图就是一个很好的引子。
对于气运的控制,楚飞想了想,索要了一些经验数据。至于说战神殿当前的“技术”,就算了。错误的技术,可能让自己的研究走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