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种层面、各种角度证明一定是抄袭岛国的,甚至还骂台上的面具哥无耻,不要脸,不尊重人家岛国的版权......
这类人一看就有“汉奸”的潜质。
但是无论再怎么争吵和激烈的辩论,唯一达成共识的就是秦峰被人称为“面具哥”的这个称号被疯狂的在网络上传播,各种视频在网上疯狂转载,引起了更加广泛热烈的讨论.....
而此时,台下的杨依依却早已经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紧紧地靠在杨江的肩膀上哭泣,哭得像一个泪人似的。
杨江搂着自己的妹妹,也是沉默不语。
对于秦峰的这首二胡独奏曲,他是知道的。
那是七年前那件事情发生后,秦峰最终被迫离开华夏的前夜,那天晚上,他、雨霏霏以及刚出院的杨依依,陪着秦峰一起来到那些冤死的战友们的墓前(有些只是衣冠冢,被炸得尸骨无存),进行祭拜。
那天晚上并没有下雨,天气格外的好,月亮特别的圆,星星特别的亮,秦峰在每一位战友的墓碑前,分别点了三根烟、倒了一瓶酒,然后在每一座墓碑前重重的磕了4个头。
自始至终,秦峰没有说一句话。
当做完这些后,秦峰拿出了这把二胡,开始独自一人在月光下演奏,整个曲子前期欢快活泼,后面沉重,最后高亢。
整首曲子仿佛就是秦峰参军以来的人生写照,也是这些冤死的战友们在无情的控诉.....
弹完曲子之后,秦峰放下二胡就独自离开了墓园,离开了燕京,离开了华夏。
雨霏霏当时听完就把这首曲子命名为《战》,因为那象征着秦峰战斗的一声,而事实也是如此,秦峰在国外的这七年,确实是一刻不停的在战斗......
“马革裹尸从来不是大豪情,而是大悲情。”杨江心里感叹道。
看着依然在哭泣的杨依依,杨江心中的怒火燃烧,对吴家的恨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