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月凉如水

幸运的是,在严孤山的身前坐着郑鹤一个宛如冰块儿般的鬼魂。他的存在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散发着丝丝凉意,使得严孤山在这闷热的夏夜中,感受到了难得的凉爽,心境也随之平静了许多。

就在这略显静谧的氛围中,郑鹤突然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空灵而清冷,如同这夏夜中的一丝凉风,直接钻进严孤山的耳中:“殿下,此次回京之后,您就要开始准备逼宫的事宜了吗?”

严孤山先是一愣,随即嘴角泛起一丝苦笑,点了点头:“算是吧。原本我计划着能让父皇禅让皇位,这样可以避免一场血腥的争斗,也能让皇家的颜面得以保存。可如今看来,父皇似乎已经被权力迷了心窍,他真的想要在那龙椅上一直坐到生命的尽头,全然不顾百姓的死活和国家的未来。”

严孤山自嘲地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小鹤,纵观历史,宫廷争斗太子主动逼宫的例子少之又少。大多是次子野心勃勃,为了皇位不择手段,他们先是设计陷害太子,然后再以此为借口逼宫皇帝,妄图夺得皇位。

而我,作为太子,却急不可耐,真是可笑啊。”

月色如水,倾洒在蜿蜒的官道上,像是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银霜。

严孤山和郑鹤同骑一匹马,在这静谧的夏夜赶路。马蹄有节奏地敲击着地面,发出 “嘚嘚” 的声响,在空旷的道路上回荡。

郑鹤坐在严孤山身前,他那透明的身姿在月色下若隐若现。

他微微转头,一脸担忧地看向身后的严孤山,眼中的忧虑在月光的映照下清晰可见:“殿下,您想过没有,若是您真的走上逼宫这条路,后世史书会如何记载您呢?这可关乎您的千古名声啊。”

严孤山的目光越过郑鹤的肩头,望向远方的月色。听到郑鹤的话,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略带苦涩的笑容,那笑容在月光下显得有些复杂:“小鹤,史书从来都不是绝对公正的,史书是人写的,人是在皇权之下的。说白了,谁掌握着最高的统治权,谁就有能力操纵史书的走向。

你看看如今的大齐,在父皇的治理下,早已千疮百孔。他在位期间的种种荒唐行径,无论将来是谁来撰写史书,都必然要先记上他浓重的一笔。”

说着,严孤山轻轻收紧缰绳,让马的步伐稍微放缓了一些。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仿佛要穿透这茫茫夜色:“父皇他啊,还自大地以为自己掌控着整个天下呢。可实际上呢?他真正能掌控的,无非是那一支藏于暗处的神秘暗卫,还有那些唯命是从的太监,以及他用来欺骗自己的那些假仙罢了。

至于其他人,那些看似臣服于他的臣民,不过是因为京城和皇宫所代表的国家权力架构在正常运作,他们在京城安稳的呆了几百年,不会想着插手皇家父子的争斗,打破这个表面的平衡。他们敬畏的是这个京城的体制和皇宫的龙椅,而不是父皇这个人。”

郑鹤微微点头,他那空灵的声音在夜风中飘荡:“殿下说的其他人,是指世家?”

严孤山低下头,下巴碰到郑鹤的头顶,轻声说道:“正是。世家在朝堂之中盘根错节,势力庞大。就算他们不主动帮皇帝,也碍不住他们的悠悠众口。

不过,我们也并非毫无机会。上次科举,公正清明,选拔出了不少来自民间的清流之士。那次科举,我虽没有刻意去拉拢他们,但他们心里都清楚,若不是我当年大力整治科举,剔除其中的舞弊和不公,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崭露头角。

再加上有李源这样的榜样在我身边,他出身寒门,却凭借真才实学得到重用,这些清流之士自然而然地会在大事上站到我这边。”

严孤山微微低头,凑近郑鹤的耳边,轻声问道:“你觉得世家最怕什么?”

郑鹤微微侧头,嘴角泛起一抹意味深长的轻笑,那笑容如同月色下闪烁的银辉般迷人。他声音清脆如泉:“殿下已经有了答案,又何必来问我呢?”

严孤山嘴角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他望着前方的道路,缓缓说道:“他们怕皇帝脱离皇权的管控,肆意妄为。

一旦皇帝真的干出什么出格的事,动摇了国之根本,世家就会发现,他们也将在这场风暴中自身难保。”

郑鹤听到严孤山的话,再次微微回眸:“殿下越来越自信了。”

严孤山闻言,抬起手,轻轻摸了摸郑鹤那冰凉的头发,手指在发丝间穿梭,动作轻柔而自然。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回忆往昔的复杂情绪:“我从前啊,总是有些畏首畏尾。每做一个决定,都要反复思量,总想着要把所有的细节都考虑周全,所有的条件都达到完美,也就是总要万事俱备了才敢行动。

可我现在明白了,世事无常,尤其是在当下这样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局势下,那种行事方式就如同在泥潭中艰难跋涉,太慢了。就像在汹涌湍急的河流中,若不能迅速抓住时机,果断出击,只会被洪流淹没。所以,此时必须要打一个快准狠、。”

郑鹤听了严孤山的话,眼中闪过一丝明亮的光芒,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夜空中划过。

他眉头微皱,一脸严肃地说:“只是殿下,您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啊。自信是利刃,可以披荆斩棘,但若是自信过头,就会变成自负这把伤人伤己的钝斧。一旦自负,就会蒙蔽心智,看不清局势的真相,后果不堪设想。”

严孤山看着郑鹤,他郑重点头,语气沉稳有力:“我明白,小鹤。我不会变成我爹那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