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二次战役(6)冰天雪地长津湖-6 下碣隅里的攻坚战

长津湖战区遭遇百年一遇的极端低温、暴风雪天气,再加上长津湖地区复杂的山地、交通情况,为交战双方制造了极大的困难。

1951年11月28日,美军将领们,包括麦克阿瑟在内,依据飞机侦察获取的志愿军动向进行了分析,认为战区的公路因积雪未消,志愿军受制于这一恶劣的自然环境,难以再调动更多兵力,无法继续发动如同11月27日那样的大规模进攻。

然而,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师长史密斯的判断却截然不同。

史密斯清楚地意识到,局势已经变得极为严峻。下碣隅里不仅是陆战1师的指挥中心和补给基地,还是美军在长津湖战役中进退的必经之路,其战略位置至关重要。史密斯判断,这场战斗的核心位置必然位于下碣隅里。

11月28日清晨,一夜未眠,坐守兴南司令部,靠着现代化通讯工具,指挥陆战1师在长津湖作战的美军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急电麦克阿瑟、阿尔蒙德等人,要求航空兵力支援,并从兴南司令部,乘坐直升飞机赶往长津湖地区下碣隅里。

28日上午,史密斯的直升飞机上在长津湖地区几个主要的战略要点往来飞行,他在观察志愿军运动和两军对峙态势以后,即向阿尔蒙德报告陆战1师各部在长津湖地区的危险处境,再次申请航空火力和空中支援。

史密斯通过无线电通讯向驻防柳潭里的陆战7团团长利兹伯格下达命令:“掘壕据守!”

接着,史密斯又给下碣隅里美军下达了同样的“掘壕据守”命令。

掘壕据守,看似呆板,在实战中,一旦有了强大的现代化火力支持,任何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的战术,都难以将其攻破。

同时,史密斯要求下碣隅里美军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在一周之内,抢修、扩建一个简易机场。

史密斯又下令,驻扎在古土水的第1陆战团,派出精锐部队向北发起进攻,以打通与下碣隅里的联系。他则按照第10军司令官阿尔德蒙的指示,在下碣隅里设立了联合指挥所,统一指挥美陆战1师和美7师31团。

史密斯的这一系列作战指令,极大强化了美军在下碣隅里的防御情况。

中午时分,阿尔蒙德乘坐直升机抵达下碣隅里,同行的还有第7师副师长霍兹等随行人员。此刻,第10军原定的进攻计划,显然已无法继续落实,但阿尔蒙德仍然不愿立即做出调整。

他对关于中国军队的情报持怀疑态度,认为短时间内如此大规模的中国部队突然出现在战场上,而空中侦察却毫无发现,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他坚持,除非麦克阿瑟下达新的命令,否则现有的进攻计划不能轻易终止。

史密斯对此表示反对,拒绝接受。

美国战史对阿尔蒙德与史密斯的关系进行了详尽分析,指出史密斯是一位经验丰富、性格沉稳的老兵,但略显刻板;相较之下,阿尔蒙德则表现得性格强硬、行事粗暴,好胜心极强,并且对麦克阿瑟唯命是从。

关于此事,美国战史给予了如下评价:

此役史密斯最受赞誉的两点是:

首先,他成功的将前线的两个陆战团,在柳潭里进行整合,避免了因兵力分散而导致被敌人逐个击破的危险。

其次,他果断将三分之一的兵力投入到守卫后方的补给线,并全力补强下碣隅里的作战基地,特别是修建了一条后来被证明至关重要的飞机跑道。

阿尔蒙德未能成功说服史密斯,意兴阑珊的他动身飞往了新兴里。

在那里,他为第31团战斗队进行了战前动员,鼓励他们不要被“几个中国洗衣工”吓倒,勇敢的继续向北推进,直抵鸭绿江。对于那些在前线艰苦作战的士兵来说,这个命令显得极为荒谬且不切实际。

阿尔蒙德刚离开,便有人愤怒咒骂,甚至把他临时授予的勋章扔进了雪地。相比之下,远在华盛顿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则表现得更加紧张和忧虑。

他们致电麦克阿瑟,要求撤销所有与防御计划相冲突的指令,并采取措施整合东西两线的作战力量。

麦克阿瑟并不支持将第8集团军与第10军在朝鲜“蜂腰部”形成一条防线的计划,然而他也明确指出,第10军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迅速收缩至咸兴和兴南地区,摆脱在长津湖一带被孤立和包围的局面。

11月28日白天,美军为恢复各部队间的联系并打破分割包围,在大量炮兵、坦克和航空兵的支援下,对志愿军发起了反击。

清晨6点,美军从后浦方向出动12辆坦克,向志愿军第27军第80师242团驻守的新岱里阵地发起进攻。然而,经过一番激战,在损失了4辆坦克后,美军被迫撤退。

拂晓时分,美军从南北两侧发起猛攻,目标是志愿军第20军59师(辖第175、176、177团)驻守的死鹰岭东、西两侧阵地,意图打通柳潭里与下碣隅里,并接应死鹰岭西北角残存的美军部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柳潭和困水里的美军也在北侧展开了行动,对志愿军第59师175团的阵地进行了四轮猛烈的攻击,尤其是在1419.2高地的争夺战中,战斗尤为激烈。

白天,美军占领了这座高地;到了夜间,志愿军发起反击,又成功将其重新夺了回来。南面的美军从下碣隅里出发,多次猛烈进攻岭东第59师177团的西兴里阵地,但均被志愿军击退。

11月28日晚,第27军80师(辖第238、239、240团)与81师(辖第241、242、243团)的部分部队,再次对新兴里和内洞峙展开攻势。第80师238团与第239团分别从两个方向进攻新兴里,冲入村内。

因遭遇敌军自动火器和坦克的猛烈反击,部队伤亡惨重,进展极其缓慢,最终不得不在拂晓前撤回。

与此同时,第80师240团在进攻内洞峙时,得到了6门75毫米山炮的火力支援,并在进攻前实施了5分钟的急速火力压制。经过一整夜的激烈战斗,最终成功击溃了驻守该处的美军。

11月29日凌晨4时,美军在内洞峙弃尸300余具,留下4门榴弹炮后撤离,随后与新兴里的美军会合。由于第80师未能成功发动对新兴里的第二次进攻,因此未能按原计划转移兵力,去支援和配合友军在下碣隅里的作战。

第27军79师负责柳潭里的作战任务,但当晚并未展开攻击行动。

在抵挡美军反击的同时,宋时轮与陶勇指示各部队,重新调整部署,并计划于28日晚再度发动进攻。当天16时,宋时轮和陶勇向第27军军长彭德清与政委刘浩天发去电报,传达了歼灭敌军的命令。

正当美军在下碣隅里紧张备战之际,第9兵团第20军58师(辖第172、173、174团),已于28日凌晨3时抵达长津湖战区。第58师制定了“南北两侧佯攻策应,东西方向主力夹击”的作战计划。

在长津江东侧,命令第172团从松亭里向北进攻,夺取东山的制高点作为据守据点;同时,命令第174团派出一个营,负责攻打水曲里,切断下碣隅里与新兴里的联系。

在长津江西侧,第173团从红门里出发,向东北方向发起进攻,目标直指京下里及其周边的机场。

第174团的其余两个营则由南向北发起进攻,首先歼灭岛内的敌军,随后与江东主力配合,合力围剿下碣隅里的敌人。

58师前身是新四军1师1旅,后为华东野战军一纵1师,是标准的粟裕嫡系部队,时任师长兼政委黄朝天。

第58师师长黄朝天,年仅14岁便投身红军,参加了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战役及二万五千里长征,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在战前,他提出要集中优势兵力,快速分割敌军,避免与敌人陷入僵持或逐次投入兵力的局面,严防混乱或兵力过于集中。

他与师政委朱启祥和参谋长胡乾秀明确了分工:自己留守江西负责指挥,而朱启祥与胡乾秀则前往江东执行作战指挥任务。

58师由172、173和174三个团组成,全师1.5万余人。

第58师匆匆赶到,却遇到了重重困难。

第58师接到命令后,于22日冒着风雪启程,翻越东白山。行军途中,依照30年代日军绘制的旧地图行进,由于地图存在误差,地形已经有了很大改变,加上风雪阻隔,根本无法翻越。部队的进程被严重延误,他们一周时间才抵达战场,士兵随身携带的干粮几乎消耗殆尽。

第58师必须迅速结束战斗,才能退下战场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

在紧急情况下,第58师师长兼政委黄朝天急于求胜,决意速战速决,调动全师兵力,分路在下碣隅里以南的上坪里、富盛里地区隐蔽展开,从东、南、西三面,形成对下碣隅里的包围态势。

美军这边,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根据27日晚的战况,以及下碣隅里侦察部队的报告,判明志愿军有一部兵力肯定已经包围了下碣隅里。于是史密斯任命陆战1团3营营长里奇中校为指挥官,统一指挥在下碣隅里的所有美军,全权负责下碣隅里防务。

美军通过空中侦察,和伪装成朝鲜老百姓潜入58师阵地的韩军,基本摸清了58师的部署,里奇判断志愿军的主攻方向将是南和西南。

28日夜幕降临后,风雪愈加猛烈,夜间气温骤降至零下40摄氏度。

这种极端天气,直接挑战人类的生存极限。

就在如此恶劣的、灾难般的极端气候下,一场人与人的,同时又是人与自然的大战,又开始了。

晚上10点半,下碣隅里,美军阵地前的绊索照明弹爆炸了。在或惨白或幽绿色的照明弹映照下,美军哨兵惊愕地发现,志愿军正趟着没过膝盖的积雪,向下碣隅里的机场防线发起猛烈冲锋。

引爆绊索照明弹的,是负责侦察和进攻的志愿军前卫小股部队。

小主,

这是第58师以及整个三野,在国内战争中积累的宝贵实战经验。为了提升作战的精准性与效率,围攻时通常先派出小股部队进行初步攻击,借此试探敌方的火力强度和防御情况,待确定主要进攻方向后,再集中优势兵力与火力发动针对性进攻。

志愿军的侦察进攻迅速结束后,第58师立即选择地势较为平坦的左翼,做为主攻方向,集中18门82毫米迫击炮、54门60毫米迫击炮,作16分钟的炮火准备。

第58师在穿插进攻下碣隅里的过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难。为了确保部队的攻击力,各部不惜减少粮食和其他物资的携带量,硬生生将大部分迫击炮,以及为每门炮准备的100发炮弹运送到战场。

正因如此,到了战斗当天,第58师已经几乎断粮。

不过,由于携带了大量的迫击炮和炮弹,下碣隅里的攻击行动,是志愿军在长津湖战役期间,唯一一场火力较为猛烈的战斗。

炮火准备完毕,志愿军随即展开全面进攻。

霎时间,零下40度的冰雪荒原不再沉寂,地面沸腾了起来,哨声、军号声、喊杀声、枪炮声交织着回荡在整个夜空……

志愿军第58师以夜袭见长,攻击力极强,是华野和三野的首要主力师。

在战斗打响前,第58师师长兼政委黄朝天发现下碣隅里的防御相对薄弱,随即下令,以第173团担任左翼、第172团担任右翼、第174团作为预备队,向下碣隅里发动了一场志在必得的猛烈攻势。

然而,经过史密斯在28日一天的调动部署,下碣隅里原本仅有3个连的美军作战部队,现已增援至58个单位,超过3900人被编入防御阵列。

这些部队被编为下碣隅里卫戍部队,由美陆战1团3营营长托马斯·里奇统一指挥,围绕下碣隅里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环形防御体系。

这也导致战事变得异常激烈。

零下40度的严寒,极大地限制了志愿军的火力运用和冲锋展开,许多迫击炮弹落地未炸,完全失效。漫天的飞雪夹杂着狂风,再加上过膝的积雪,使得志愿军的冲锋步伐大大减缓。

志愿军的进攻迟缓,给予美军从容调整火力的机会,转而以远程优势火力,压制志愿军攻势。

朝鲜战争可谓机械化战争发展至巅峰之战。在战场上,美军凭借机械化火力,灵活应战,速度显然远远快过志愿军的步兵冲锋。

志愿军损失严重。

此时,第58师已经察觉,下碣隅里战场的实际情况与之前掌握的情报存在较大差异,但由于战斗已经打响,已无调整机会,只能按照既定计划推进进攻。

第173团在西线和南线的战斗中,率先从左翼向美军的主防御阵地发起冲锋。第172团则在东线担任配合作战任务。

左翼的地形虽然看似平坦、防守薄弱、易于突破,但实际上美军不惜一切代价在此布置了大面积的雷区,布满炸弹、地雷、铁丝网、绊索照明弹以及用手榴弹引爆的5加仑汽油罐等各种防御手段,火力凶猛,防守异常严密。

尽管志愿军在冲锋前进行了炮火准备,但他们所使用的迫击炮,虽然适合国内火力较弱的战场环境,却在面对美军布置的防御体系时显得力不从心。美军的防线由坦克和雷场等设施构成,仅依靠迫击炮进行清除和压制,显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志愿军的炮击过后,美军的雷场几乎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此刻,志愿军冲锋的步兵已经临近美军阵地,不得不以血肉之躯,前赴后继地冲过美军的雷区。

雷场中爆炸声此起彼伏,志愿军各部队吹着口哨、喊着口号,彼此呼应,不断向美军阵地发起冲锋。

当时,由于史密斯一再要求美军加强火力,美军不仅在机场外围阵地设立了雷区,还部署了由轻重机枪、无后坐力炮、迫击炮、坦克炮、榴弹炮等多种火力构成的浅纵深防御。

战事突发之际,美军各部展开猛烈射击,志愿军顶着密集火力突进,伤亡惨重。

下碣隅里之战是一场典型的夜战。

不过,由于史密斯紧急调拨的夜视设备,美军的指挥官、观察哨、炮兵及主要火力,都能够借助这些科技手段,对战凭借夜战经验而展开夜战的志愿军。

两军装备差距悬殊,战况异常严峻。

11月29日子夜,虽然美军以猛烈火力,进行覆盖和拦阻,但是第173团3000多名战士,毫无畏惧,迎着弹雨,轮番发起强攻。在付出极其惨重的牺牲后,他们最终逼近了下碣隅里以西,京下里小村的美军阵地。

然而,志愿军虽然历经艰险,成功接近了美军阵地,却没法对付潘兴坦克的有效武器。无奈之下,只能凭借炸药包、爆破筒,以及自己的血肉之躯,与驻守京下里的美军坦克展开殊死搏斗。

近两个小时的激烈血战,第173团伤亡惨重,战斗力明显削弱。与此同时,随着战线的拉长,战况愈发激烈,通讯不畅,由于,第173团伤亡过多,建制已经混乱,部队陷入了营、连各自为战的局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