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种云在总结教训

在后代,张居正也曾提出要能力,不要清官,虽然清官可以成为道德典范,但是不能造福一方,就算是道德情怀再高也是一个废物。

曹操的用人特点,恩威并施,以收人心。

曹操讨伐袁绍,在袁绍处发现朝中之臣密信,而曹操借此探曹丕、曹植的处事手段。

曹丕是“查,而后烧”,而曹植与曹操一样,用人不疑,“袁绍之强,连我尚不能自保,况众人乎?烧!”。

在曹操、曹植看来,大战之后,应广布福泽,以收人心。

曹植直接谏言: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可留一、二隐患,如再有不轨,再杀不迟。

需要注意的是,曹操本就多疑,与其说用人不疑,不如说曹操是疑人不用,恩威并施。在还不确定司马懿可用之时,司马懿只能做杂事。

当然种云也承认,曹操知人善用,视野广阔。

曹丕一直对曹操任用杨修耿耿于怀。在曹丕看来,杨修公器私用,为人阴险,“一味对杨修这样的人加恩,只会让他更贪婪。”

但是在曹操看来,杨修的才华的确少有。且杨修之父杨彪,身后是心向汉室的所有大臣,杨修是袁绍的外甥,也有非常重要的人脉。

曹操也告诉曹丕,“用人做事,只见一人一事,便是管中窥豹,一叶障目。好比用荀令君(荀),不只是因其谋略,而是因其背后有整个颍川氏族的背景。”

司马懿出生于官宦之家,其父司马防为当时的京兆尹。

“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当然,司马懿最广为流传的,就是其“鹰视狼顾”之相。

“鹰视”就是形容像老鹰一样目光锐利,这种人善于观察。“狼顾“就是狼回头的看的意思,据说狼可以在身体不动的情况下把头扭回180度,这种人往往城府极深不同于常人。

在相术中,“鹰视狼顾”是大奸之相,曹操曾坦言欲7次杀司马懿,这也是原因之一。

那么,备受猜忌的司马懿又是怎么为臣的呢?审时度势,静水流深。

司马懿刚开始为逃避去相府任职,不惜压断双腿。而在历史上,司马懿为避征辟,也确称病七年。司马懿不出仕的原因有很多。

司马家为汉臣,亲眼目睹过董卓的败亡。此时为建安六年,曹操虽在官渡大败袁绍,但袁绍仍有很大势力,河北局势未定。

而此时曹操作为挟天子的一方,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政治地位都受到各诸侯的针对,所以此时出仕有风险,不宜过早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