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从匪

如此相比较下来,韩跃川这些被视作乱民的人,反而更有几分好人的样子。更何况,韩跃川心里还打着一个算盘:若是真的当了县令,到了大堂之上,一拍惊堂木,那些平日里凶神恶煞、吃人不吐骨头的乡绅老爷们,就得乖乖地脱了裤子,被兄弟们轮番杖刑,看着他们眼泪横流的狼狈模样,将他们的财物分给穷苦人家,那该是多么畅快的事情!

如今,韩跃川主意已定,钱财方面他并不缺,买官的路子也已经打通,可万事俱备,却还缺一样关键的东西:一个能在身边耳提面命的师爷。

韩跃川虽说略通文墨,但对于官场之事,那可是一窍不通。衙门里的各种规矩、门道,以及该交际了解的上上下下关节头目,他一概不知。而之前的县太爷和他的随从师爷都是熟人,肯定不能再回去找他们帮忙。

就在这时,前师爷看到了一个活命立功的好机会,赶忙献上一计,推荐了一个人选。他满脸堆笑地对韩跃川说道:“可叫好汉得知,这衙门内有一‘清碌翁’,此人为人处事极为得体,定能堪当大用。”接着,前师爷详细地介绍起这个人的出身背景。

韩跃川听后,心中大为高兴。他怎么也没想到,衙门里居然还有这般正派人物。当下的年月,像海瑞那样的清官简直是凤毛麟角,就算是不那么黑心、不吃拿卡要百姓的,都算得上是合适的正人君子人才了。

更何况,这“清碌翁”乃是穷书生秀才出身,在衙门里待了多年,对衙门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事情都了如指掌。

韩跃川立刻锁定了这个目标,派出能打能杀、在山寨里称王的老二杜少陵,以及精于算计、为人老道的老三于挺,还带了几位身手不错的兄弟,让他们去把“清碌翁”悄悄地绑回来。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怀疑,对外只借口说家里有亲戚来访,需要离开几天。

就这样,“清碌翁”稀里糊涂地被带到了山寨,成了韩跃川的师爷候选人。

这“清碌翁”姓张,咱们就暂且叫他张师爷。一开始,张师爷自然是坚决不同意。他本就有家有口,怎么敢跟着一群土匪去做这种可能掉脑袋的买卖呢?

然而,被关在山上的这几天里,张师爷慢慢发现了韩跃川这伙人的不同之处。首先,韩跃川也是读书人出身,两人都在科举路上屡屡受挫,最后才各自流落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