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经世论策

大宋侠士 炎代码 2027 字 21天前

突然,有人来访。

"沈先生,"来人说,"朝廷正在争论科举改革,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沈括放下笔:"我倒觉得,学问贵在实用。你看这天文观测,若只读经书而不实践,如何能懂其中奥妙?"

"可是......"

"比如这个,"沈括指着他的记事簿,"西北军中用火药,江南的水利工程,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若科举只考经义,这些实用之学岂不是要被埋没?"

来人若有所思。

而在汴梁城,争论仍在继续。王安石坚持己见:科举必须改革,否则朝廷将永远缺乏真才实学。

这场关于教育改革的争论,实际上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治国理念:是坚持旧制,还是改革创新?

答案,或许要等到历史给出评判。

就在朝堂争论激烈时,一个戏剧性的场面发生了。

一群举子闯入太学,高喊口号:"还我科举!还我圣道!"

为首的是一位老学究的儿子,他声泪俱下:"我父亲研习经义三十年,就是为了教导我们。如今改试论策,这三十年岂不是......"

正说着,沈括恰好路过。他本想去太学观察一种新式浑天仪,没想到撞上这场风波。

"诸位且听我一言,"沈括站出来,"你们可知道,为什么辽军最近不敢轻易南侵?"

众人一愣。

"因为我们有了新式火药,有了改良后的投石机,有了更好的冶铁技术......"沈括说,"这些都是实学。若科举只考经义,谁还会去研究这些?"

小主,

就在这时,王安石亲自来到太学。

"诸位,"他环视众人,"我且问你们,圣人之道是什么?"

众人面面相觑。

"圣人之道,是经世致用,是为民解困。你们读了这么多年书,可知道如何理财?如何治军?如何兴修水利?"

老学究的儿子低下头:"这......"

"看看沈括,"王安石指着沈括,"他游历天下,研究实学。这些学问,难道就不是圣人之道吗?"

正说着,一个举子突然站出来:"大人说得对!我愿意改习论策!"

这个举动引发连锁反应,越来越多的举子开始动摇。

就在这时,司马光也来到太学。

"王大人,"他说,"改革可以,但不能全盘否定经义。不如这样......"

他提出一个折中方案:科举分两场,一场考经义,一场试论策。

王安石眼前一亮:"司马大人果然高明!"

这场风波,最终以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结束。

而沈括,已经走到太学的天文台,开始专注地记录他的观测数据。对他来说,这些实学的研究,远比朝堂的争论更有意义。

此时的沈括还不知道的是,正是这种求实的精神,为科举改革提供了最好的注脚。

第二天,一个更戏剧性的场面在国子监上演。

一群老学究联名上书,要求辞去教职。为首的是一位教了三十年经义的老先生。

"既然要改试论策,我等无用矣!"老先生激动地说。

消息传到朝堂,群臣哗然。就在局势即将失控时,沈括又一次意外地卷入其中。

这天他本想去国子监研究一种新式测雨器,却正好撞见这一幕。

"诸位请看,"沈括突然从行囊中取出一物,"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