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变法余波

大宋侠士 炎代码 1258 字 1个月前

熙宁六年春,汴梁城。

王安石站在御书房内,向神宗皇帝汇报变法进展:

"陛下,青苗法已经调整,现在利息降低,还款期限也更灵活了。农民的反响不错。"

神宗点头:"朕听说,有些地方的农民主动要求参加青苗法?"

"是的。因为利息比民间借贷低,而且有官府担保,农民觉得更可靠。"

"市易法呢?"

"也在调整。我们加强了监管,防止官员与商人勾结。现在物价确实稳定了许多。"

正说着,一份奏章送到:边境捷报,新编练的军队再立战功。

"陛下请看,"王安石说,"这就是改革的成效。军制改革后,我军战力大增。"

神宗展开奏章,龙颜大悦:"变法两年,确实见效。不过......"

"陛下有何指教?"

"朕听说有些地方执行过严,民怨不小。"

王安石恭敬道:"正是。所以臣一直强调,变法要循序渐进,要因地制宜。现在我们正在调整政策,让它更符合实际情况。"

神宗满意地点头:"这才是治国之道。改革图新,但也要顾及民情。"

窗外春光明媚,这场变法正在向更成熟的方向发展。

王安石正在和神宗讨论变法细节时,沈括求见。

"陛下,臣在民间发现一个奇人,"沈括说,"此人虽是平民,但精通天文历法,还自制了多种观测仪器。"

"哦?"神宗来了兴趣,"详细说说。"

原来这人名叫张元,是杭州一个普通工匠的儿子。他自幼痴迷天象,常年自学,还改良了多种天文仪器。

"最难得的是,"沈括说,"他发现了官方历法中的几处误差,还提出了修正方案。"

"有意思,"王安石插话,"这正是我们变法的目的——选贤任能,不拘一格。"

神宗点头:"传他入京。"

一个月后,张元来到汴梁。他带来了自己改良的浑天仪和大量观测记录。

司天监的官员们起初不以为然:"一个平民,能懂多少天文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