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车同轨

演变战役 力量焊接 1355 字 17天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等当地农业改革出成果后,把工厂修到当地去,继续推行一定范围内的扫盲、推行乐器、戏剧,滋养属于普罗大众的文化。”

“那些富户也必将被捆上工业发展的战车。”

这样,即使他后面的皇帝想乱来,也会被站在对立面的绝大多数臣子阻拦。

种植业利益链、畜牧业利益链、矿业、铁业等,联系到皇帝本人,催化各个链条,重重牵制掣肘,客观上保证这个体系向上。

保证现行的治理体系可以在未来某个时刻由底层向上引爆。

他可以更放心些。

“这些是什么。”

不再盯着地图,转身到一张桌边,大进看到了桌上的几张图纸。

“燕地以前的马车、战车形制。”

陆大古解释道:

“我想看看,他们的设计有没有可取之处。”

和晋地一样,燕地用两轮马车,古炎华的马车大都是两轮,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炎华人专分出两种用途,两轮马车载人、四轮马车载货。

而大古正在做的,车同轨,其实就是统一晋、齐、燕三地的马车形制,让轴距一致。

因为这个年代可不像后世,有那么多平整道路。

人们所用的路就像鲁迅先生说的: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是靠人的双脚和车轮碾压出来的。

所以此时炎华的不同地区之间来回必须换乘马车,否则,想象一下:

你从齐地坐车到魏国,轴距不同,对不上路印子,始终有半边轮子飘着,结果马车走着走着,咔嚓一声,车轴断了,剩下的路靠两条腿走,风尘仆仆、流浪多日,幸运的没有遇上吃人野兽,才半死不活地抵达目标。

“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会很长。”大古平和地说,“我们只能让人们必须接受。”

说着,他不由得想:

后世会怎么评价我呢?

肯定逃不过“暴君”两个字。

无所谓了,我根本不是什么好人。